朱霖不明所以,廚房里的鍋里也不知道翻滾著什么,不容她跟駱濤繼續碎碎念,只好道:“那你快點。”
小十月悻著步子走到了駱濤跟前,背著手。
駱濤不假言辭道:“東西拿出來,我看看。”
他扭扭捏捏好不容易把《龍珠》遞給了駱濤,豐富的書面,極其自然的繁體字。
“龍珠?”又接著翻了幾頁,什么孫悟空,布爾瑪,龜仙人,亂七八糟的。
駱濤發揚著不懂就問的好風氣,“這是香江的?”
“不是,小日子的。”小十月弱弱的說。
“嚯!你小子長本事了,現在不看中國的猴子,改看小日子的猴子了,再說了他們能有什么好猴子,……”駱濤十分狂躁的吐槽幾句小日子的猴子。
不怪駱濤吐槽他們,實在是他們在“猴子”這一塊太差勁,去年看過小日子版的《西游記》,給他視覺和精神上造成的傷害至今還揮之不去。
小十月也不反駁,就靜靜的聽著,其實他看《龍珠》也不過是存在獵奇的心理。
“少看這些沒一點營養的書籍,……”駱濤自我感覺訓的差不多了,就又把書還給了他,“給,回屋收拾好,去廚房幫你媽干活去。”
“嗯!”他忍著喜悅,回了屋。
忽視掉這個小小的插曲,駱濤就屁顛屁顛進了廚房,加入到了熱火朝天的油炸事業中。
年關將近,利用閑暇時間家里就開始準備過年時候吃的油炸食品,比如炸麻花兒,炸排叉兒。
同樣是油炸面食,炸麻花兒與排叉兒的區別在于:排叉兒死面兒的、麻花兒需要半發面兒,排叉兒是咸的,一般要放芝麻,麻花兒是甜的,需要加白糖;排叉兒可做酒菜上桌,麻花兒一般當零食吃。
在京城說到油炸美食,那自然不能說京城小吃十三絕之一的炸撒子。
撒子是一種古老的食品,舊稱寒具,于全國有廣泛分布。
馓子是用油水面搓條炸制而成,但要想炸得酥脆可口,而且形狀好看,需要一定的手藝。
除了以上三種還有:炸素丸子、炸肉丸子、炸豆腐、炸咯吱、炸藕盒兒、炸茄盒兒、炸面尖兒、炸年糕等等……
剛出油鍋冷卻方涼的排叉兒,吃起來特別的脆,吃的時候一定要用手接著,因為它脆的掉渣。
排叉兒,京城油炸小吃,簡單易做,就是將餳(多音字,在此的意思是醒面)好的面團搟成薄片兒,但是要把它翻轉成理想的形狀,需要獨特而熟練的手法,下酒的好菜。
駱濤是一邊搟著面皮,一邊吃著,一點都不在意手上的干面粉。
晚來的小十月也是有樣學樣,袖子挽地高高的,一邊瞎忙活,一邊跟個大少爺樣,坐在爐邊安靜的當干飯人。
小十月吃完一塊準備拿一下塊,駱濤輕輕打了一下他伸出的小胖手,“嘿!你小子什么活都不會干,就知道吃。”
小十月在面對駱濤的嚴厲批評和美食,他還是非常清醒的選擇了自己的站位,“哼!憑什么您可以吃,我不可以。”
他的小胖手就在駱濤的監視下,明目張膽的又拿走了一塊排叉兒。
蘇桂蘭拿著翻動油鍋食物的大長筷子,側身虎視著父子倆的爭端,機警如兔的駱濤,自然感受到了一股強大,足以讓他跪地屈服的氣息,籠罩著他的周邊。
這也是小十月敢如此挑釁他老子駱濤的底氣所在。
一時間駱濤略顯得的尷尬,但面子還是要的,向小十月說:“油炸食品你少吃點……那素丸子給我抓幾個。”
很自然的在小十月的面前維護了老子的地位。
對于駱濤的吩咐,小十月還是不打折扣的,乖巧的端了一碗油炸素丸子。
這素丸子可是駱濤的最愛,調料到味,面粉里再加有少許的蘿卜絲或其他蔬菜,油炸后呈外焦里嫩,別提有多好吃了。
這油炸素丸子除了使用面粉,還有一種吃法,是用打豆漿的豆渣做原材料,這用豆渣炸出來的素丸子比用面粉炸出來的素丸子更香,更焦脆。
沒過一會兒小十月就一嘴的油花,眼睛環視四周,尋找廚房內還有沒有他沒吃過的油炸食品。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