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熱鬧非凡,徐樂天天往外跑。
就這事兒,駱濤沒少批評徐樂沒耐心,意志不堅定。
……
“嚯,今兒又淘到什么寶貝了。”
見兩天沒見到面的慎之,駱濤不由出言打趣他。
自從上次跟駱濤去幾次早市,這小子就覺得翅膀硬了,之后他就自己偷偷去了不少次。
也淘回來不少“寶貝”,不是上周就是上上周。
他現在的實戰經驗雖說還很稚嫩,但眼光還是有的,為什么還屢屢買到上周才出的文創作品,吃虧就吃在不通人情世故,把所有人都想的太好。
不知道古董行也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領域。
古董行真可謂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前腳買的是真的,后腳就有可能是假的。
特別是遇到不懂行的雛兒,只要是入了那群人的眼,倒大霉了。
要是不宰上幾刀,都對不起祖師爺。
半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這句話可不是說說的。
就是駱濤跟他們打交道,也要多幾副心眼,不然也會著了他們的道。
慎之雖然跟著駱濤也學習了不少行話,但這也就是一塊敲門磚,讓行里人知道你是懂規矩的。
但他一臉稚嫩未脫,書生氣十足。
老油條只要同他打過兩次交道,就知道他是半桶水,這種人那是可宰又可以不宰,全看舉刀人的心情。
起初他是買了不少工藝品,但經過駱濤的幾次提點,他再去就沉穩了許多,后面也買了不少件可以把玩的物件。
“老師說笑了,今兒一早淘了一個洗子,您給看看。”
慎之在京也待了一年,加上長期跟京城人打交道,口音也慢慢有了點京片子味。
恭敬的從包里拿出用油紙包裹嚴實他嘴里說的洗子。
當駱濤看到真容,就是一洗子。
駱濤把玩看了一遍,又放回桌子。
沒出言給出自己的判斷,心有考校之意便問道:“你對這東西怎么看?”
他知道這是老師對自己的一個小小的考校。
便把之前知道的說了出來,“觀器型、色釉、手法和燒造……應該是清晚期光緒前,景德鎮地區燒造出來民窯仿永樂青花三足洗。”
由于沒落款。
駱濤抬頭看了他一眼,心道:“這小子沒偷懶進步很快啊!”
但還是不是特別滿意,“你說的那些,是個行里人都知道,還是說點別的吧?”
慎之聞言先是一愣,隨就明白了駱濤意思,拿起洗子就認真檢查了幾遍。
看一遍,眉頭肉就擁擠一點,看了好幾遍也沒發現不妥。
“老師,這洗子沒什么毛病啊?”
駱濤手指了一下他,“好好看看那三個足底,有什么不一樣。”
經過駱濤的提點,在他認真檢查一遍好,也發現了不一樣。
情緒激動,聲音略顯高亢:“老師,這足底是后補的!”
“那么大聲干什么?我又不耳聾。”
他連忙歉了一禮,再道:“這修補技術也太巧奪天工了,我看了那么多遍都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