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濤初聽就覺得這人絕對比自己還燒包。
現在旗下有正式員工近千人,非正式以合作方式加盟的人員更達到了三千余人,遍布了全國各地。
不過,西昌文創也投桃報李幫助他們打造出了屬于他們的故宮文創產品。
這是雙贏,現在的西昌文創需要政策和人才,文物部門呢他們需要能掙錢的想法。
去年一月份他們就開始在故宮博物院里售賣他們自己研發出來的文創產品。
依稀記得那場面。
一個字:火。
兩個字:很火。
三個字:非常火。
買的人都說好。
現在人進故宮不光是單單的逛一下古老的故宮,也有一些人是去買文創產品的,老外特別喜歡這玩意兒。
由于故宮這牌子太硬,開發此項目已經好幾年的西昌文創干不過他,這就是典型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用外國人的話說:“故宮出品值得信賴。”
但要用駱濤的話說:“你們就是一幫假古董販子。”
事情發展的超出大家的想象,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安慰自己被徒弟超越不丟人。
但從來沒想過要出手教訓一下這個很優秀的“徒弟”,因為心里更明白今兒向他們出手,明兒西昌文創就卒。
那幫大佬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發家致富的路子,什么都弄好了,就準備躺著收錢了,這時候跳出來跟他們唱反調,活膩歪了。
反正駱濤的頭沒那么鐵。
本來這事就人家搞火的,想當年駱濤就很喜歡他們拍攝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山不容二虎,京城這地太小了,主要是在京城干不過。
西昌文創從去年開始便開發南方市場。
市場反應不是很好,除了古董販子和外國人還有土豪買,一般人家都是喜歡看,不喜歡買。
當下的環境是不可能出現文創熱。
為了養活幾千人,為了生存,今年西昌文創便要面向資本市場,以香江為跳板,跳進資本的海洋。
想想當年的托尼,這路一下子就走寬了。
搞藝術這事還得跟老外聊,他們最懂了。
咱們國內人人都是書畫家,去公園里不留神碰一大爺他就寫一手好字。
最主要的是現在也沒有洗錢的人,賣給誰?
除了以上兩件事,還有兩件大事一是臨安摩托,二是建西昌辦公樓。
特別是建西昌辦公樓,駱濤是最關心了。
為此還抽調了大批人員專門辦事,這關乎著……
公司的事情,已經到了下午時分。
沒過幾天彎彎探親的同胞正式抵京。
報紙的頭條再一次被這事占足,別的事都要往后靠一靠。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