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悟個屁,別以為拍了一部電影,到國外拿了個獎就了不起了,我……你給記住了你是西影廠的人,咱是一頭的。”
駱濤此時見吳天明生氣,他內心反倒格外的高興。
看熱鬧不嫌事大,拱火道:“天明導演您這話就不對了,老謀子拍第一個片子就得了獎,我看就很了不起,您分明是嫉妒。”
說完壞壞的看著他一臉不悅的表情,眼睛瞪的大大的。
張一謀知道駱濤是在和吳天明開玩笑,也不敢接話,咽了一下口水,低頭接著抽煙。
“怪不得人人都說你這張嘴厲害,之前還不相信,今天咱可是見識到了。”
駱濤對于他的另類夸獎,很高興的接受了。
“那是,不過比說相聲的還差那么一點點。”
吳天明黑著臉對此很是無語,今兒他才算是看清了駱濤的真面目。
很不要臉,一點都沒文人的風騷。
“咱回去一定要給路遙說說,以后離你遠點。”
駱濤一番吞云吐霧,見他的煙抽的所剩無幾,很自然的給他遞了一根。
笑著道:“那以后這事就麻煩您了,不光要和路遙說,還要跟更多人說,讓別人都能知道我的缺點,最好能當成反面教材。”
他聽后苦笑道:“你這人真的跟別人不一樣,……咱現在都想不明白,你這么做為了什么?拍紀錄片可沒錢掙,咱知道你有錢,但有錢也不能這么花啊!”
現在拍紀錄片除了單位的任務,一般沒人會想著拍這類小眾作品。
“在別人眼里這類作品不賺錢,可不代表在我這兒也歉不到錢。”
駱濤就給他們分析。
“我們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有近二十家飯店,做這類美食紀錄片有著先天條件。
還有就是現在人生活好了,個個也都講究起了吃。以前吃頓餃子都能回味好幾天,現在呢,老百姓有錢了,吃頓餃子算什么?
不說別的以前有多少去豐澤園吃飯,現在周末排隊,這就具備了受眾基礎。
我們要是再把紀錄片做的有趣一點,讓大家看著都流口水,每天吃飯的時候,打開電視機,……
只要能滿足大眾的食欲,絕對有市場,……好的電影看兩遍就膩了,但好的美食紀錄片看十遍還照樣跟看第一遍那樣流口水。”
駱濤見他們露出不信的樣子。
“你們別不服,看看現在電影院還有多少人去看,要不是平常放點香江的大片,我看早關門了。”
這是事實容不得他們反駁,自從電視劇的興起,電影院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
“這類片子在國內有市場,在國外更有市場,前兩年央視還有小日子拍的美食紀錄片,國內反響不是很好,但在東南亞華人圈大受追捧。……”
離鄉的人到了哪里都不可能忘了家鄉的味道,游子最深的記憶除了親人,那就數家鄉的菜肴了。
記憶可能會隨著時光的長河有所遺忘,但鄉味永不退色。
【月票推薦票】
PS:上一章進了,這一張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