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止深深的看了一眼身前的老叟,嘴角募然浮現一抹微笑:
“老伯這是想賣我幾斤仁義道德?“
老叟眉頭微皺,看向白止正色道:
“道德存于心,仁義在乎行,何以買賣量之?”
白止點了點頭,疑惑道:
“如果我剛剛沒有去幫老伯推車,而是給錢讓別人幫你把車推上去。
老伯覺得,這樣算不算買賣仁義道德?”
老叟眉頭緊皺,白紙繼續道:
“老伯剛剛問我道德與律法孰輕孰重,老伯可知律法以何而立?”
老叟想了想,開口答道:
“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自然是以君王之意而設立。”
白止搖了搖頭,問道:
“那為何秦律規定路遇惡人逞兇,百步之內的路人要出手相助呢?
如果是老伯你經歷的那樣的情形,你待如何?袖手旁觀還是出手相助?”
老叟冷哼一聲:
“小老頭可不是那些迂腐的儒修,什么“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實際上還不是欺軟怕硬?!
小老頭自然選擇出手相助!”
說到這里,老叟突然愣住了。
白止點了點頭,這個老頭果然是墨修。
墨修的創始人墨子常言“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而他的一生也的確是貫徹了這個信念,幾乎所有的墨修也是如此。
這是墨修和儒修完全相左的一個思想分歧。
看著愣住的老叟,白止笑了笑道:
“所以,老伯你覺得這道律法設立是君王之意還是道德尺度?”
白止繼續道:
“律法的設立雖然是以君王之意來約束百姓,實際上的設立標桿還是道德。
以律法的手段行類似買賣仁義之事,限制人的最低道德尺度,使之不為惡才是律法的目的。”
老叟搖了搖頭,盯著白止開口道:
“可若是以道德教化,人人為善呢?
人愛眾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這還需要律法嗎?”
白止微微撇嘴,攤了攤手道:
“老伯,在這樣一個人命如草芥的時代,你以道德教化別人,說一堆道理給別人聽,你覺得有一頓飽飯來的實在嗎?”
白止看著老叟,繼續道:
“老伯,并非每個人都把理想道德當做自己的處世原則,百姓不懂,他們只想能夠活下去。
這無關乎人性善惡,道德律法,而是這亂世就是如此。”
看了一眼忙忙碌碌,為生活奔走的秦國百姓,老叟沉默了一下,輕聲道:
“或許你說的有些道理,可是這秦之律法,小老頭著實無法茍同。”
白止雙眼微瞇,開口道:
“老伯你無法同意的,應該是秦法規定的以戰取功吧?”
老叟點了點頭,正色道:
“戰爭對于敗者的傷害極大,傷人命、損其才,是沒有意義的破壞行動。
而對于勝方而言,僅僅是獲得了數座城池與稅收,但總的來說傷害與損失也是巨大的。
這樣的戰爭,有意義嗎?”
白止伸了個懶腰,微笑道:
“其實我也不喜歡戰爭,大家一起愉快的玩耍當然是最好的。”
看著微微點頭的老叟,白止話鋒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