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這一仗一打就打了好幾年,一直到2314年底局勢才趨于緩和。
在人類深海戰爭開始以來,初期,還并不明顯,但是隨著戰況的推移,ueg方面發現,深海艦隊的強度,和人類歷史上的沉船地點成正相關。
也就是,太平洋地區東海、南海、東南亞到馬來西亞一帶,所羅門群島附近。大西洋地區,主要是北大西洋地區,再加上地中海,好望角附近的海域,加勒比海附近。
其他地區的深海強度一般是比較弱的,甚至還有高速貨輪單艦突破深海封鎖的事情發生。
當發現這個特征的時候,ueg調整了戰略部署。
北美方面的戰時體制暫時停止,工業整體向輕工業方向轉變,然后由強襲登陸艦從北冰洋地區投送至歐亞大陸。
而歐亞大陸則將戰區進行修正,歐洲方面主要以不列顛群島和法國地區為核心,構建了北大西洋戰區,以首先收回英吉利海峽為作戰目的,展開了對深海的戰爭。
歐洲的第二戰場則是地中海黑海戰場,黑海戰場因為黑海全境都處于岸基火力的覆蓋范圍之內,并且因為黑海歷史上沉默的現代化戰艦不多,就算有,也以護衛艦級以下居多,黑海在戰斗開始后半年就被ueg收復。
隨后,歐洲方面就以意大利地區為核心構建了地中海戰區。截止到2314年底,地中海地區的深海艦隊已經不足最初的20。
非洲方面則與中亞戰區合并,在收回了亞丁灣、紅海、波斯灣、大部分阿拉伯灣的海域之后,非洲地區的航線安全都得到了保障,一時之間,除了駐守非洲方面的提督日常“練船”之外,ueg方面也沒有投入進一步的兵力收復印度洋。
亞洲大洋洲方面就打的比較慘了,北到白令海峽,南到新西蘭地區,作為人類歷史上沉船,尤其是戰艦沉沒最多的區域,亞太地區是打的最慘的戰區。
同樣,這一氣打到2314年的長年累月的人類深海戰爭,也讓亞太地區成為了艦娘最強的區域,沒有之一。
在數年的高烈度戰爭中,無數優秀的年輕人涌現出來,然后死去了,最終,成為提督并且活下來的人類也只有2001人而已,并且絕大部分都是頂級s、戰斗機駕駛員。
這201人,按照深海的強度平均駐守在世界各地,以提督艦娘研究所后勤部隊的配置,組建了被稱之為“鎮守府”的以提督為首,以艦娘為核心的環大洋防線節點。
在數年和深海的戰斗中,第十三獨立艦隊的s大隊中,有194人擊沉了復數主力艦深海棲艦,被艦娘認定為提督后轉職。占了全部提督總數的97,剩下的6名提督則是碇唯這個研究人員以及林有德、卡蒂瑪內金、麗莎九條、泰蕾莎泰斯塔羅莎、楊威利五名特別優秀的指揮官。
至于李平
這貨因為構建的提督心靈網絡和一般提督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上,被現有的艦娘安了個總督的名號。帶著后來加入的十幾名宇宙戰艦艦娘駐守在第三新東京市,基本上每年都只會在被稱之為“春夏秋冬活動”的時候主動出擊一到兩次,莽穿由宇宙戰艦艦娘變成的深海棲姬構建的戰場。
偶爾因為亞太地區的某些鎮守府作死冒進,連提督帶艦娘被深海包圍,無法突圍,李平這邊就會帶著人出航,強行突破深海的防線,把人救出來。
其他的時候,明明是規模最小,整體實力確是最強的鎮守府,每天也只是一群艦娘和碇唯等人做實驗搞研究而已。
一群星際國家的星際戰艦轉化成的艦娘,甚至都不用把自己引以為傲的裝備拿出來,僅僅對她們所擁有的的最基礎的設備進行復刻和研究,就能讓現在這個剛剛完成全球統一但是尚未正式走上星際殖民的,但是有一個被宇宙大爹拉扯起來的星際帝國作為盟友,有一個不怎么給新技術的宇宙大爹作為隱形盟友,有一個社會極度詭異的宇宙文明盟友的ueg收益匪淺了。
比如,來自unsc的那幾名艦娘,她們的裝甲技術、雷達技術、單兵裝甲技術等等都比現在的ueg所擁有的版本要先進很多。更不用說那門標志性的ac炮,要知道,只要將ac炮做到三公里左右長,這種超級ac炮足夠把星盟的超級航母給懟穿。
來自地聯大和號2199的磯風級宇宙突擊驅逐艦,她的小型化陽電子生成器、引擎、實驗型宇宙魚雷也都比ueg現有的版本要好用不少。
更不用說,最近兩年加入的休伯利安號sc2和休伯利安號崩崩崩和休伯利安號銀英傳。
她們各自特色的科技體系都讓天命要塞的科學技術部欣喜若狂,以極高的熱情投入了新設備和新技術的研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