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疫情期間涉及個人的倒霉事進一步增加了,公司倒閉了,我也成功的進入了失業的狀態。
雖然因為補償金,尚且有積蓄以及有技能傍身不擔心沒有工作的緣故我其實是把這件事當過年來看的,但是好像其他的志愿者老哥們都挺在意的樣子。
一天被安慰了十幾次,這讓我想反思一下是不是得稍微焦慮一下了
稍微盤算了一下這個月發生了什么呢
先是本月早期
居民物資從勉強滿足生存進入到了有余力考慮調劑口味的狀態,非生活必需品的團購開始出現。
s:最初我小區的團購真的只有大米蔬菜豬肉。
比如水果,牛奶,魚蝦,飲料,零食,面包等。
在這一時期,隔壁小區志愿者罷工了╮╭
因為有人團購了大約150箱可樂雪碧等飲料,200箱礦泉水,以及數量不詳,但是不少于100箱的牛奶。
這一時期隔壁小區的快遞運輸的志愿者只有兩個平板車。面對這種情況,志愿者要求團購的團長組織自己的團購志愿者進行分發。
但是無人回應,沒人認當團長。
并且有人帶節奏說志愿者既然出來了就應該服務居民,把這大概500箱飲品送到居民手上,不然就是不負責任。
隔壁志愿者表示你們把我們當傻子那就只能qngb的了,當天大家脫了防護服就回家了。
當天晚上隔壁小區居民自行下樓到小區門口拿快遞,場面十分混亂,沒過多久就出現了十幾個陽性,史稱第一次沖擊并不是。
居委會血壓蹭蹭蹭的漲了上去,然后廢了不少功夫才把暴怒的志愿者和十分不滿意的居民安撫下來。
物資運輸恢復正常。
志愿者三班倒,早九點到晚九點配送快遞。
然后似乎是因為包括且不限于
“你們竟然九點就回家不送了,這是不負責任,我的快遞十點才到啊”
“你們為什么不及時把我的菜送過來,里面的冷鮮肉都不新鮮啦”
“你為什么要這個時間送,不知道我家要午休嗎”
“我們不像你們志愿者,我們是要在家上班的,你們不能催我下樓。”
“什么因為我不下樓你就把東西放在樓道門口就走了太不負責了。”
“你按門鈴太響了,打擾我工作了,東西放門口就行了我會拿的。”
“我冷凍蝦都化了,你們志愿者得賠”
等等沖突之下,隔壁志愿者表示愛咋咋地,之后我們就是九點上工晚上五點結束,為了防止居民隨意下樓,晚上五點之后快遞拒收。
并且,飲料不送礦泉水不送,送到就拒收,除了幾個平臺之外,超過10個一樣的就算團購,團長來發,沒團長就拒收。
在隔壁天天出陽性的人心惶惶的時候,隔壁小區算是志愿者和居民達成共識。
這種情況持續了大半個月。
然后最近似乎又崩了,隔壁又罷工了。
2在嘗到團長的甜頭后,幾個掉進錢眼里面的團長瘋狂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