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修遠也經常過來,了解研發情況。
改造的電鍍箱中,十幾把菜刀正在接電鍍,正硅9分子溶液的電鍍條件,不需要其他輔助試劑,只需要通電控制即可。
電鍍只有進行了120~130秒左右,如果時間太短,那可能出現鍍層不完整;如果時間太長,有可能出現鍍層加厚。
一般情況下,一層硅納米鍍層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度太多層。
特別是對于廚具、餐具而言,因為這種物品的使用條件,存在高頻的溫度變化,這種使用條件,會促使鍍層加速老化。
鍍層鍍太多層,并不能延長使用壽命。
李英親自取出那些菜刀,然后擺放工作臺上。
黃修遠拿起其中一把,菜刀在電鍍之前,就被打磨得異常鋒利,現在可以看到上面,布滿了一層透明的鍍層,那鍍層仿佛浸泡了機油一般,摸起來也異常的光滑。
切了一下蔬菜、豬肉,發現菜刀非常快,而且具備不粘鍋涂層的特性,不粘油脂、粘液。
在砍排骨、豬筒骨之類,更是優勢明顯。
“這是一個技術轉化點。”
一旁從技術轉化組過來的兩名分析員,同樣在記錄這些情況,之前他們就測試過不粘鍋、高壓鍋、電飯鍋內膽,發現了硅納米鍍層的優秀表現。
硅納米鍍層,具備了不粘特性、高強度、高硬度、強附著性、無毒無害、使用壽命長、分解同樣無毒無害。
而且生產工藝非常簡單,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緊接著,李英小組又測試了管道的鍍層效果,在內壓、外壓、高速水刀、溫度等測試中,硅納米鍍層管道的性能,有了質的飛躍。
同樣內徑和厚度的同材質管道,在鍍了一層硅9納米鍍層后,內外抗壓能力,提升到了5~7倍左右。
通過鍍層,同樣內徑的管道,管道厚度可以減少非常多,厚度的減少,意味著同樣重量的管材,可以制造更多的管道。
就目前的管道市場,同等內徑的鐵管,比新型塑料管貴一些。
而硅納米鍍層的出現,可以減少管材的用料,減少鐵管的生產成本,兩個技術轉化分析員,和李英小組討論著一些細節。
根據目前的硅納米鍍層強度,如果要維持鐵管的性價比,那管壁厚度可以削減60~70%,這個管壁厚度,仍然相當于之前的2~3倍。
本身鐵管就比塑料管強度高,這一疊加起來,性能都比不銹鋼管還優秀了。
不過硅納米鍍層也不是沒有缺點,例如在溫度變化大的北方地區,使用壽命可能會受到影響。
另外正硅9的電鍍,只能使用在金屬、玻璃材質的物品上,無法用在塑料、木材、紙張上面。
盡管存在一點點缺點,但是硅9絕對是一種優秀的納米材料,足以改變好幾個行業。
黃修遠和李英小組交流了一番,讓他們配合產業部,對于技術進行商業化。
而兩個技術轉化組的分析員,也收集了大量測試數據,回到技術轉化部后,這些數據被進一步分析。
兼管技術轉化部的蔣海霖,正在和另一個副總經理常輔國,討論著如何快速打開市場的事情。
正硅9的硅納米鍍層,具備非常大的商業化潛力,而且根據科研部的數據,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的工藝,非常的方便快捷。
作為合格的公司管理層,蔣海霖、常輔國等人又不是傻子,自然要充分發貨該技術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