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墾聯盟的成立,對于國內的乳制品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
各地乳業公司反應各異,地方中小乳業公司,他們無力對抗農墾聯盟,要么選擇加入農墾聯盟,要么自求多福。
不過農墾聯盟也不是隨便進入的,比如有出現過重大食品不合格事件的企業,就無法申請進入農墾聯盟。
所謂的重大食品不合格事件,自然是指類似于三聚氰胺毒奶的事件,基本國內一大半的奶企都中標了。
就算是沒有涉事的奶企,也不可能輕易進入,必須具備一些基本條件,農墾聯盟公布的乳制品標準,是在歐標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農墾標準。
例如蛋白質含量上,要求每百克牛奶不低于3.3克;菌落總數每毫升低于3萬;乳脂含量要高于3.7%;生乳中的體細胞數,必須低于每毫升4萬。
還有新增了強制執行的抗生素項目,必須確保牛奶中的抗生素含量為零;調整冰點檢測標準,改為攝氏度;增加硝酸鹽含量、黃曲霉素含量、微塑料顆粒含量檢測。
這些標準都是強制執行的,如果連這些標準都達不到,那就不用考慮申請加入農墾聯盟了。
至于奶企可不可以做到,某些公司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不去提升,他們出口的香江和國外的奶制品,全部都是符合國際標準的,明顯高于國內標準一大截,不過是選擇區別對待罷了。
如果有人購買過兩大廠的牛奶,就會發現他們在玩文字游戲,故意將蛋白質含量的每百克更換成為每百毫升。
在普通人看來,3.2克每百克、3.2克每百毫升,就是一模一樣的。
但是實際上,牛奶的密度比水略大,100毫升的純牛奶,重量是103克左右,這意味著100毫升的純牛奶中,蛋白質含量只有3.1%。
這僅僅是一個縮影而已。
既然他們想裝死,黃修遠就讓他們死得徹底一點。
對于國內那些散戶的奶牛養殖場,農墾聯盟打算采用整合的方式,將小規模散養的方式淘汰。
得益、完達山、豐民農業將有計劃的合并散戶,形成集中的規模化養殖,對于需要專業技術比較高的奶牛養殖,散戶確實跟不上時代了。
散戶單單是科學喂養,就很難做到,就更別說不濫用抗生素、添加高氮化合物之類了,在利益驅使下,人性是最經受不住考驗的。
集中養殖的好處,不僅僅可以提高牛奶的質量和安全性,還可以降低單位勞動成本和養殖成本。
其實一部分奶農的勞動成本,在散養狀態下,非常的不劃算,看起來是賺了一些錢,實際上比起奶牛養殖公司的工人,其收益明顯不如。
根據豐民農業在魯省各地的調查結果,由于受去年的毒奶事件,以及剛剛發生的投毒事件影響,國內奶牛養殖戶的日子并不好過。
與牛奶公司普遍3000~4500的工資相比,個體奶內養殖戶的利潤并不高,甚至可能要面臨虧損。
加上一部分奶牛養殖公司的員工,可是持有公司股票的,他們每季度都可以獲得分紅,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畢竟大規模養殖的牛奶養殖公司,在面對各種風險上,比散戶要強大非常多。
面對強勢的豐民農業,以及農墾聯盟,不少奶企已經在找出路了,特別是不在黑名單內的奶企,他們主要考慮加入農墾聯盟。
而黑名單內的奶企,也沒有坐以待斃。
蒙羊、伊貍為首的黑名單奶企,紛紛暗中聯系,討論如何應對農墾聯盟,以及背后的燧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