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信息的海豐縣數據中心。
新鮮出爐的璃龍1,以及配套的刻錄機、讀取器、儲存柜,被龍圖騰的技術員們,安裝在冷備數據庫中。
作為實習員工的王志遠、陸啟夫等人,也被派遣參與冷備數據庫的搭建。
“志遠,測試一下數據讀取情況。”
“OK。”
數據儲存柜的設計,是考慮到方便讀取,而是專門設計的。
專門設計的光盤陳列盤,一個陳列盤可以固定面積25片璃龍1玻璃光盤,這些陳列盤固定好玻璃光盤,就可以插入數據儲存柜中。
一個數據儲存柜,長度為6.4米,寬度0.64米,高度1.8米,一共40層,可以400個陳列盤,1萬片璃龍1玻璃光盤,可以儲存數據8.98萬T。
目前國家圖書館的數據庫,儲存的數據才20T左右。
也就是說,一個數據儲存柜的儲存容量,就相當于4500個國家圖書館的數據庫。
數據儲存柜的玻璃光盤插入之后,如果要讀取信息,并不需要取出來。
因為數據儲存柜的每一層,都配備了10臺快速讀取器,通過總控臺的電腦,可以直接讀取相應區域的數據。
王志遠利用內部的筆記本電腦,以及插入的測試陳列盤,快速檢索著數據。
在時光信息設計好的檢索目錄系統中,各個陳列盤的位置,和讀取器位置,會影響讀取速度。
一般最快可以在0.3秒左右,而最慢在6~7秒左右。
這種速度,對于冷備份而言,簡直是快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正在查看測試數據的王志遠,第一次見到那龐大的儲存容量,和難以置信的讀取速度,敲打鍵盤的雙手,都不由自主的微微發顫。
“李組長,16儲存層沒有問題。”
“測試一下17層。”
“好的。”
而不遠處,正在配合軟件工程師的陸啟夫,三觀都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他們正嘗試將磁帶盤的數據,轉移到玻璃光盤中,12光道深紫外光刻錄機的刻錄速度,每分鐘可以刻錄33~50G,這個速度只能說相對可以。
時光博客上線已經一年多了,數據庫中備份的數據不在少數,截止目前時光博客的注冊用戶,一共有7241萬人,以及34萬個團體賬號。
每個賬號所產生的所有數據,時光博客都儲存在數據庫中,就算是每個賬號產生的數據不多,但是這畢竟是7275萬個賬號。
又加上后來的博庫、社圈、云檢、郵箱、時光朋友、云商城、應用商店、法援、慈善之家、工業軟件平臺、時光中文網、時光錢包。
時光信息基本的互聯網生態,已經發展到非常全面,幾乎自成一體的體系。
甚至在某些方面上,時光信息可以成為行業的引領者,就算是現在的淘淘網,他們的支付平臺,不一定比時光錢包全面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