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陳學東也只能接受這個結果。
董新城開口說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升級改造檢測平臺,也是必經之路。”
陳學東知道國內的燃氣輪機研究領域情況:“我知道,我們的檢測設備落后通用電氣和西門子太多了,他們的檢測平臺,幾十年來累計投資了幾十億米元,我們短時間內,還是比不上的。”
現在升級改造的檢測平臺,還是國外淘汰了十幾年的老產品,就算是這樣,北風廠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劉工程師和幾個時光工業軟件的軟件工程師、程序員,也在討論著系統的問題。
現在國內的高端科研設備,基本被國外卡死了,精密儀器聯盟的存在,就是為了拿回這一部分市場。
在整合精密儀器企業后,精密儀器聯盟內部,也逐步形成了分門別類的細分領域,有企業做整機整合,也有企業做專業零配件。
其中工業軟件、工業設備操作系統,就由時光信息的子公司——時光工業軟件負責。
術業有專攻,專業研發工業軟件的時光工業,確實比北方華創和魔都微電子之類強,他們不少產品經過時光工業的優化升級,性能獲得了不少提升,特別是穩定性上面,比之前好太多了。
幾個程序員和技術員,將檢測平臺的工業系統CPU核心拆下來,更換上龍圖騰的工業CPU核心。
工業CPU核心上,龍圖騰其實已經在上個月,也就是四月中旬左右,開始定型和試生產了。
比起功能復雜又要求苛刻的手機CPU,工業CPU的難度,還相對比較低一些。
程序員利用時光信息特有的軟件分析器,將外國工業操作系統的程序,進行逆向解析。
然后拷貝了里面的數據庫,一點點調整自己的工業操作系統。
CPU更換完成,將一塊熱電制冷器安裝在電路板一側,方便給CPU快速散熱,軟件也跟著更新和重新調整。
“劉工,你們溫度傳感器有點問題。”
劉工程師走過來問道:“問題在哪里?”
程序員指著系統說道:“506、706號溫感器的反饋數據,有明顯的不穩定;264、573號周圍有明顯的檢測空白……”
快速筆記下來后,劉工程師將負責調試的工程師叫來,讓他們找到問題的傳感器,然后進行改進和優化。
一整個檢測平臺,各種各樣的傳感器,這些都需要耐心優化。
一直關注這件事的陳學東等人,也不時過來,交流一下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
新一代燃氣輪機的設計工作上,北風廠也在穩步推進,不過那三臺北風—2燃氣輪機,卻不在北風廠了,而是交付給了華能集團。
作為定型的第二代國產燃氣輪機,盡管目前的熱效率,只有55.7%,但是各大發電集團,仍然選擇大量采購。
這三臺北風—2,重新拆解成為零配件狀態,經過鐵路運輸,將直達德州發電廠,作為該發電廠產業升級的核心。
跟著這批設備過去的,還有北風廠的總裁和一眾裝配工程師。
這種精密度要求非常高的設備,只能由北風廠自己安裝調試,發電廠還真沒有辦法自己安裝。
要是安裝的公差太大,或者一點點錯誤,不僅會導致設備性能受影響,甚至會讓設備使用壽命下降,嚴重的情況下,可能直接報廢。
而裝配的參數,在很多精密儀器企業中,往往都是機密信息,很多進口設備一故障,只能請原廠的工程師過來維修,就是這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