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黃修遠看向安全部的派駐人員,對方點了點頭,又拿出一份獨立的檢測報告。
他接過來翻了翻,這些數據都相當正常。
“董事長放心,我們不會為了開采油氣,胡亂污染周圍地下水的。”張光義胸有成竹的保證道。
燧人系研發的頁巖油開采技術,其實就是水力壓裂法的改進版,與米國的水力壓裂法不同的地方,燧人系的方法,只有純凈水和超臨界氮16催化劑,不需要加泥沙,也不需要大壓力,只需要注入頁巖層即可。
這個技術的關鍵,在超臨界氮16催化劑上,超臨界氮16催化劑與普通的氮16催化劑效果差不多,都可以促使高分子有機物分解小分子有機物。
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超臨界氮16不需要紫外線和溫度輔助,接觸到高分子有機物,就會造成高分子有機物裂解。
被裂解的油頁巖,就會大量釋放出頁巖油和頁巖氣,而超臨界氮16,在兩個小時左右,就會全部分解成為氮氣,不會殘留在水體中。
不過油頁巖的開采,還是存在一些難以避免的問題,比如地震、地陷之類。
這是因為油頁巖的結構,釋放了油氣后,產生了結構變化,這種事情是頁巖油開采難以避免的問題。
為了避免地陷,只能采用一種硅氧化合物,這種硅氧化合物會和頁巖中的二氧化硅結合,形成大面積二氧化硅晶體,讓頁巖恢復完整的結構。
雖然這樣做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是地陷和地震的出現頻率,以及地震強度都下降不少。
聽完方炳添介紹了水力催化技術,黃修遠開口問道:“生產成本多少?”
“頁巖油每桶113元左右,頁巖氣每立方0.3元左右。”張光義連忙回道。
黃修遠眉頭一皺:“頁巖氣還好,頁巖油還是高了一些。”
“董事長,我們為了保證環保和安全,只能提高一些成本,其中環保和地質安全的成本支出,攤在每桶頁巖油上,就是28塊錢左右。”張光義無奈的解釋道。
對此黃修遠也只能作罷,畢竟環保和安全還是必不可少的,他擺擺手:“算了,將就著開采吧!大規模開采,應該可以再攤平一些成本。”
其實燧人系研發的頁巖油氣開采技術,成本已經低于米國的頁巖油,米國頁巖油每桶的生產成本在32~49米元左右。
而懷化頁巖油的生產成本,平均每桶在19米元左右,只有米國頁巖油的二分之一左右。
雖然比起西亞狗大戶的8~10米元成本,看起來沒有競爭力,但已經和露西亞的原油成本持平了,加上本土優勢,競爭力其實并不弱。
更何況華國可是全球第一大原油消費市場,在自產自銷的模式下,硬拼西亞的原油,也不是不可以的。
雖然懷化頁巖油,只是在實驗開采,但是這個技術,已經證明可以進入大規模量產。
國內的石油儲量雖然少,但是頁巖油和頁巖氣儲量卻非常大,分別達到了476億噸、7199億噸。
這還僅僅是探明儲量,還有非常多沒有探明的儲量。
加上水力催化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開采頁巖油氣,有效提升了可開采量。
單單是懷化頁巖油氣,儲量就分別達到了7600萬噸頁巖油、12億噸頁巖氣。
大規模開采國內的頁巖油氣,同樣是保證國內能源安全的重手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