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代表能源聯盟,為長安能源交易所揭幕。”羅拓說完,按下講臺上的按鈕。
頓時大樓上,那覆蓋在招牌上的紅布,被揭開廬山真面目。
長安能源交易所。
這個熠熠生輝是招牌,出現在所有人的視線中,能源交易所的出現,似乎在昭示著其中的雄心壯志。
由于之前的礦石交易所,奠定了華國在礦石貿易上的話語權、定價權,和華元—礦石體系的建立。
這一次能源聯盟搞的能源交易所,估計就是想復刻礦石交易所。
只是很多人都不以為然,認為能源聯盟在異想天開。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畢竟礦石交易所的成功,在于之前的全球礦石貿易上,各位地區沒有絕對的優勢,就算是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公司,也只能掌握鐵礦石的定價權,其他幾十種礦石,都是各有優勢。
這種一盤散沙和幾個小核心的局面,讓礦石聯盟有機可乘,直接利用技術手段,碾壓了全球的礦石生產商。
而現在的能源交易所,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并沒有挑戰米元—石油的底氣。
從全球石油資源儲量上,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核心原因。
目前各地區的石油儲量和占比,分別是:
西亞和北非1129億噸,占比48%;拉丁美洲509億噸,占比19%;北美363億噸,占比14%;中北亞和東歐198億噸,占比8%;南非洲166億噸,占比7%;亞太地區61億噸,占比3%;西洲19億噸,占比1%。
石油資源高度集中,整個美洲的儲量,加起來在872億噸左右,整體占比33%。
加上北美地區豐富的頁巖油資源,可以遙控的西亞、北非,以及被把控的海上交通要道,米元石油體系掌握著全球81%左右的石油。
要撼動這個體系,憑借能源聯盟掌握的那一點石油資源,無異于以卵擊石。
沒有自己的石油資源,就算是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地區又如何?
還不是一眾油霸的提款機,任人宰割的大肥羊。
但是真實的情況,真是如此嗎?
羅拓揭幕后,氣定神閑的繼續說道:“長安能源交易所,將使用華元結算,從今天開始,所有的進口原油、天然氣、煤炭,都采用華元結算。”
對此底下的與會者中,那些外國媒體,還有那些在看直播的國際原油生產商們,要么不以為然、要么冷嘲熱諷。
因為他們知道,要作為石油貿易的結算貨幣,有好幾個前提,現在華元并沒有這些優勢。
如果到時候國際原油生產商不認可,長安能源交易所的華元結算方案,將變成一個大笑話。
而且各大國際原油生產商,已經打算斷供原油了,又怎么可能會來長安能源交易所賣油。
對于在場所有人的怪異表情,羅拓盡收眼底,他笑著說道:“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技術的力量。”
話音剛落。
不少人頓時臉色一變,因為羅拓的話,讓他們想起被技術支配的礦石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