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此時的臺積電總裁張仲謀,卻感到了憂心忡忡,一旁首席技術執行官孫云泰,向他匯報了芯片工藝的進度。
“張總,今年九月份左右,我們的20納米工藝,就可以進行量產。”
聽到這個消息,張仲謀卻沒有多少喜色,20納米工藝最多和龍圖騰持平。
光刻法的單位成本,本來就高于紡織法,如果不能在工藝上超越對方,客戶極有可能會選擇代工費用更加低的紡織法。
沉默良久的張仲謀,似乎下定決心了:“云泰,我打算跳過16納米,直接研發14納米。”
“什么?直接研發14納米?”孫云泰臉色一沉,語氣發急起來:“張總,三思呀!跳過16納米,我們至少需要3年時間。”
“時不待我,我們沒有三年時間了,一年半,最多只有一年半時間。”
“一年半!”孫云泰驚呼起來:“這不可能,您就算是把我二十四小時綁在實驗室里面,我都沒有辦法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將芯片工藝提升到14納米呀!”
“如果加上聯電,和新竹工業園區的全體半導體企業呢?”張仲謀眼神中,有一種孤注一擲的瘋狂。
咕嚕!孫云泰深呼吸幾下,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雖然人海戰術不一定奏效,但是整個新竹工業園區的半導體企業集中起來,確實有可能在一年半內,將工藝推進到14納米。
在龍圖騰可怕的壓力下,面臨生死存亡的臺積電,不得不做出這個孤注一擲的決定。
不過作為技術人員的孫云泰,并沒有滿口答應,而是謹慎的提議道:
“如果僅僅是我們還不夠,最好讓東瀛、高麗的半導體企業,和阿斯麥那邊,也參與到這一次技術攻關中,那樣的成功率最大。”
經過深思熟慮后,張仲謀點了點頭。
他明白目前的危急局面,要知道龍圖騰的20納米工藝,已經量產快兩年時間了,估計對方的16納米工藝,也可能在研發中。
今年臺積電推出20納米工藝,其實并不能威脅到龍圖騰,如果要彎道超車,那14納米就是一個關鍵點。
現在北美那邊,英特爾、格芯、德州儀器和整個硅谷的半導體企業,同樣在全力提升芯片工藝。
英特爾和格芯,希望打通內部的專利障礙,同時讓上游原材料企業,將價格壓低到一個合理的價位,提升北美的芯片競爭力。
他們又逼著東瀛半導體企業加入,壓低專利授權費和原材料價格。
對于這種大動作,張仲謀自然收到了風聲,因此他也要積極自救,組建所謂的“東方芯片聯合體”,抗衡龍圖騰的威脅。
如果再不想辦法,等紫光、大唐的代工廠鋪開,他們就真的要完蛋了。
呼朋喚友的臺積電,聯絡新竹工業園區的一眾半導體企業,和風雨飄搖的三星、艱難度日的東瀛半導體企業,展開合作談判。
認清現實的三星,第一個答應了張仲謀的提議,因為他們也是被放棄的一員,不聯合只有死路一條。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而作為光刻法的核心上游原材料供應商,東瀛半導體企業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要是光刻法被紡織法擊敗,他們這些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同樣要撲街。
一個東方半導體聯盟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