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彈道導彈,通常分成三個飛行階段,即上升階段、高空階段、再入大氣階段。
其中上升階段,通常是在本土、船只、潛艇附近,基本很難在這個階段做出有效攔截。
而再入大氣階段,此時的彈道導彈在重力加速度的加持下,速度通常可以達到十幾倍音速以上,甚至有二十幾倍音速,這一階段同樣難以攔截。
因此各大勢力,都將攔截放在高空階段,這個階段速度相對比較慢,飛行時間比較長,通常處于海拔60~200公里的高空中。
就算是沒有在太空布置激光衛星,沿著邊界線布置一圈后羿激光炮,也可以將敵方的超高音速飛彈,阻擋在300~500公里之外。
如果加上密布近地軌道的激光衛星,那藍星內部發射的彈道導彈,基本很難突破激光防御圈。
或許毛子的波塞冬核魚雷,反而更加有威脅,就算是有順風耳系統,大當量的核爆發生在海底,會引起巨大的海嘯。
而諾亞會手上也有一些王牌,那就是黃石地質公園的黃石火山,以及遍布境內的核電站。
人類在毀滅自己的研究上,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
也正是這種毀滅性的威懾存在,維持著目前脆弱的和平。
黃修遠看著眼前的后羿激光炮,并沒有感到什么勝券在握,除非那天成功晉級星際文明,不需要依賴藍星的生態了,那時候就可以直接動手。
不過估計那時候,對方也不會有同歸于盡的想法了。
杜豐欽小聲的問道:“黃院士,后羿激光炮的固體晶體,能做大到那種程度?”
聽到這個問題,黃修遠回憶一下未來記憶,然后回道:
“最大可以達到,橫截面半徑85厘米左右,長度這級別可以從藍星打到月球了,不過距離超過10萬公里,發散會非常嚴重,需要長時間照射,才有可能造成毀傷。”
這個參數,來源于未來的月球大炮,當時國內正是憑借這款秘密武器,暗中摧毀了諾亞會的十幾顆月球衛星。
黃修遠參與過月球大炮的一部分設計,才知道其中的參數,這個參數也是CSi納米晶體的極限了。
沒有防激光的航天器,如果在10萬公里內被照射到,只需要幾秒鐘就會徹底報廢。
就算有防激光涂層之類,也最多硬抗一兩分鐘。
超過10萬公里,發散會越來越嚴重,毀傷效果會越來越小。
全功率下,從藍星打到月球,需要3~4小時的照射,才有可能摧毀航天器,如果是高防護的航天器,可能需要十幾個小時。
“這么大?那有效殺傷距離大概可以達到多遠?”杜豐欽眼神炙熱起來。
“要看距離和照射時長……”黃修遠簡明扼要的解釋了一下。
聽到可以打到月球,杜豐欽將這件事記在心里,準備回去后,寫一份專門的報告,將CSi納米晶體匯報上去。
雖然月球大炮只是黃修遠隨便說的,但是杜豐欽卻深信不疑,畢竟黃修遠這些年的很多設想,都一一實現了。
當然研發月球大炮的事情,暫時不用太著急,因為根據黃修遠的描述,要實現月球大炮,必須配備核電站作為供能系統,需要的電能太過于龐大了。
當務之急,是測試后羿激光炮,然后建設地面激光防御圈、近地軌道激光衛星防御圈,形成無死角的本土防御系統再說。
黃修遠看了一會,又交代了一些事情,便返回公司總部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