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
東海對抗演習結束后的當天晚上。
此時全球各地都連忙召開了緊急會議,討論這一次的演習的事后影響,顯然在這一次演習中,米軍表現得讓一眾盟友失望透頂。
兩個航母戰斗群,配合東瀛各地的基地,面對第一支隊17艘艦艇的小艦隊,卻束手無策。
雙方的模擬戰損上,米軍基本可以用全軍覆沒來形容。
佐世保基地內,駐扎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米軍高層將領,今天晚上都緊急到達了這里。
會議室內,煙霧繚繞。
第七艦隊的指揮官愛德華中將,噴吐出一口雪茄煙,表情凝重地說道:“我們低估的對方,也高估了自己。”
垂頭喪氣的參謀長鮑爾,也是滿臉苦澀:“超高音速武器失效了,核潛艇也輕易被對方鎖定,我們手上的底牌,沒有一張可以對抗敵人。”
第三艦隊的參謀長維克多,拿出一份評估報告:
“從對抗的數據來看,對方的激光炮射程極限,應該在400~500公里左右,但華夏人喜歡藏拙,不排除有更加強大的激光炮沒有暴露出來。”
李維斯頭疼不已:“這個可能性非常大,現在太糟糕了。”
眾人又何嘗不是憂心忡忡,對方的防御系統幾乎是無懈可擊,除非用核彈開路。
問題這樣做,相當于沒有打到敵人之前,就開始自殘了,就是在用七傷拳。
而且對方也不是木頭,一旦動手起來,肯定是第一時間核彈糊臉,到時候有多少反擊能力,那就要看運氣了。
重新進行了兵棋推演后,李維斯等人陷入了絕望中,除了自爆自外,其他情況下,他們的勝率幾乎為零。
而諾亞會的董事會,也收到了這一次演習的結果,他們都沉默了下來。
之前諾亞會也沒有想到雙方差距如此巨大,整個第七艦隊、第三艦隊和東瀛駐軍,在第一支隊面前,竟然呈現出一面倒的局面。
而李維斯等人此時,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壓力,當這一次演習還有一點好處的,那就是內部的鷹派終于閉嘴了。
面對這種一面倒的局面,再強硬的鷹派,也要噤若寒蟬,因為他們毫無勝算,必輸無疑的情況下,誰都不會有拼死一搏的勇氣。
只是諾亞會的董事會,也給他們下了一個命令,選擇可以突破天幕防御系統和激光防御系統的方法。
這也是他們此時愁眉苦臉的原因之一。
特別是參謀部的鮑爾等人,在兵棋推演系統上,陸續不斷做了三次推導,只找了一個方案。
鮑爾冷靜的說道:“我們要重啟超大當量的核魚雷研發,只有超大型核魚雷,才有可能維持一定的威懾力。”
李維斯看完了一系列模擬情況,也無奈的點了點頭:“這是目前最有威懾力的方案了。”
其他人都露出贊同的表情。
按照參謀部推導的結果,他們需要準備5~10枚大伊萬級別的氫彈魚雷,長期布置在太平洋中西部海域。
一旦有突發狀況,可以立刻引爆氫彈,掀起超級海嘯,摧毀太平洋沿海地區。
這種看似同歸于盡的做法,其實對諾亞會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因為環太平洋地區的地形上,超級海嘯對東亞、東南亞有毀滅性的打擊;而北美洲西海岸有落基山脈阻擋,最多損失加州等小部分沿海區域,而中部、西部卻不會要太大影響。
至于什么鈷彈之類,這東西由于鈷59的轉化率問題,實際殺傷力非常有限。
愛德華中將搖了搖頭:“不,僅僅是核魚雷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