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修遠聽完江淼的匯報后,只是平靜的說道:“繼續加大力度,新時代的船,容不下這些朽木。”
“是,我一定加大力度。”江淼能在時光信息干這么久,不單單是能力和業務達標,也和他一如既往地支持黃修遠的計劃有關系。
燧人系這一艘巨艦,他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戰友,而不是各懷鬼胎的野心家。
如果不能做到志同道合,就算是能力再強,黃修遠也會毫不猶豫將其踢出管理層。
對于不能把控的高管,他們對燧人系的威脅,比諾亞會還有可怕。
就如同三體中的人類文明,人類是自己毀滅了自己。
江淼離開后,黃偉常走了進來,向他匯報了一些事情:“修遠,今天的消息,北美將在后天發射一枚大型運載火箭,是土星五號的改進版,計劃將一個重達18噸的飛船,送到火星軌道。”
“哦?意料之中。”
黃偉常緊接著說道:“他們還向我們傳遞了一個情報,運載火箭上有一顆裂變彈。”
“……”黃修遠嗤笑一聲:“他們是在恐懼我們。”
諾亞會的小把戲,在洞若觀火的黃修遠面前一覽無余,顯然對方是擔心新土星五號被激光偷襲,才采用了核捆綁策略。
“第二件事,在南太平洋區的激光防御系統和天幕防御系統、以及順風耳聲吶系統,已經全面布置完成,另外所羅門群島也同意加入南太平洋區。”
黃修遠點了點頭,吩咐道:“非常好,未來我們要將太平洋地區逐步納入控制范圍,這些廣闊海洋,是下一個紀元的重要資源。”
他說的重要資源,自然是指海水中的重水,以湯谷一號為代表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需要消耗大量的氘。
太陽系中,除了藍星本身有大量氫元素,只剩下那幾顆氣態行星,而氣態行星卻距離藍星相對比較遠。
靠近藍星的金星和火星都沒有太多氫元素資源,按照黃修遠和戰略智庫的評估,人類要擺脫藍星的資源,實現宇宙自持發展,至少需要30~50年時間。
在此期間,藍星上的水資源,就將變成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
黃偉常繼續向他匯報了一些重要事務。
半個小時后,他再次通過虛擬系統,和天南地北的戰略智庫成員,以及國內的核心高層,展開一次虛擬會議。
類似的虛擬會議,今年以來,他們召開了不下于10次。
對于未來的集體化終產者模式,眾人都需要繼續完善這個模式,以及其他一系列轉變、布局,這些都需要黃修遠和眾人做出正確的選擇。
戰略智庫成員之一的溫教授,謹慎的提議道:
“我們需要盡快改革教育,一旦可控核聚變技術量產,必然導致能源成本暴跌,到時候工業生產力就進一步爆炸性增長,大量流水線工人可能要面臨失業。”
同樣代表燧人系過來參與會議的蔣海霖,也點了點頭:“這一點我深有同感,提升工人的學歷水平和技術素養,已經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其他人也紛紛暢所欲言,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和提議。
“或許可以逐步提高第三產業的人口占比,比如目前的醫療系統和教育系統,就有大量崗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