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區內,同樣是異常干凈,這里的廚師和員工,家里面的孩子都在這里,自己也要吃這些飯菜,如果搞事情,最后只能害人害己。
更何況安全部的監控系統,遍布整個學園都市,還經常突擊檢查,像燧人系這么好的工作,誰都不會拿自己的一輩子開玩笑。
就算是撈錢后,想辭職不干,安全部對辭職人員的審核異常嚴格,很容易被查出問題。
被查到問題,到時候就不是罰款開除的事情了,可能直接進去唱鐵窗淚,甚至可能要吃花生米。
這種嚴格管理下,學園都市不會出什么嚴重問題。
餐廳內。
小學生和初中生,都在排隊打飯,不過他們都在不同的區域,張觀明解釋道:
“這是為了減少校園霸凌,所以我們將小學劃分初小、高小,分成三個相對獨立的社區。”
“考慮得不錯。”黃修遠接著問道:“說到校園霸凌,你們是如何應對這件事的?”
“其實所有的孩子,在一開始都沒有太多善惡觀念,我們設置了心理辦公室,每隔一段時間就對孩子進行心理測試。”張觀明又接著說道:
“在一系列的心理測試中,我們發現老師、同學、宿管、家庭、社會,這五個方面對孩子的心理塑造,存在巨大的影響。”
“其中原生家庭的影響非常巨大,我們如果發現家長的行為,可能導致孩子的心理向惡劣方向轉變,將對孩子實行隔離式培養,不允許家長長期和孩子共處。”
黃修遠眉頭一皺:“阻力很大吧!”
“是的,很多家長總喜歡自以為是,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正在毀滅孩子。”張觀明對此也非常無奈。
好在隨著公共扶養計劃的推行,將賦予學園都市一些權限,剝奪一部分不合格家長培養核子的權力。
對于很多孩子而言,這也是一種莫大慶幸,很多所謂的父母,并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路人。
比如充滿悲劇的單親家庭、父母是犯罪人員的家庭、有家暴、有癮君子、有賭鬼、有酒鬼的家庭,這些都不是什么好環境。
劣質生存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孩子,十有八九會長歪,能夠超越原生家庭的限制,走出來的孩子少之又少。
當然,不少沒心沒肺的父母,也樂意將孩子扔給學園都市。
特別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結婚沒有兩三年就離婚的,這種人大有人在,他們有些連自己都養不活,更何況養一個孩子。
另外就是重男輕女的現象,不少地方的學園都市,接收了不在少數的女孩,很多都是父母生了好幾胎女孩,不想養這些女孩,找借口寄養在學園都市,有些父母甚至一年都不來看一次。
目前全球各地的學園都市,類似于半領養式的孩子,就多達2.7萬名,其中女孩占據77.3%,一部分小孩是存在身體缺陷的,但大部分都是身體健康的。
還有一部分孩子,則是父母太貧窮了,迫不得已送到學園都市。
看著眼前的充滿歡聲笑語的孩子,黃修遠也默默地嘆息著:“盡力而為吧!以后會越來越好的。”
一旁的張觀明也鄭重的點了點頭,他是無比崇敬黃修遠的,某種程度上,倆人都是理想主義者。
這也是各地學園都市負責人的基本特征,他們都是一群和黃修遠產生共鳴的理想主義者。
正是因為認同,讓他們聚集在一起,為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而奮斗,這也是他們追求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