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東方省。
雄鷹航天的航天基地,距離燧人大學并不算太遙遠,兩地距離88公里左右。
漠北的八月份,往年是白天干燥高溫,夜晚干燥寒冷,這是因為戈壁灘缺少水體,沙子和石頭的比熱容非常差,很難保存熱量,會導致當地晝夜溫差加大。
但是這兩年來,這種情況卻在慢慢改變。
原因自然是當地的河流湖泊和降水量增加了非常多,比如呼倫貝爾大草原中的呼倫湖、貝爾湖,水域面積擴大了很多。
水在藍星上的作用非常重要,藍星的生命和水息息相關,可以說沒有水,藍星就不會有今天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
而水可以改變局部地區的小氣候,本身就距離海岸線相當接近,如果沒有西伯利亞高壓的存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降水量會更加多。
東方省得利于大規模輸水管道的鋪設,是漠北東南三省中,環境最好的一個區域,現在基本不存在什么沙漠和戈壁灘了,被草原、農田、森林和沼澤地取而代之。
此時的東方省,和同緯度的黑省氣候差不多。
這也是燧人大學選擇在此處建校的原因之一,此時的燧人大學,有一半左右的校區,已經被貝爾湖的湖水包圍。
學校的科研區中。
碩博連讀的謝清,本科在復旦大學畢業后,并沒有選擇國內的大學讀,而是選擇了燧人大學。
他本來就是燧人系員工子弟,謝清的父親,是太康縣藍色時代旗下的環衛工。
報考燧人大學的碩博連讀,就是為了離偶像更加近一些,雖然僅和黃修遠近距離見過一面,但他卻非常激動。
站在實驗室外面的走廊,他總喜歡一個人,靜靜地靠著欄桿,看著眼前這一望無際的湖面。
深藍的湖面上,在陽光照耀下,是波光粼粼的湖水,還有時不時躍出水面的魚兒。
盤旋半空中的海東青,如出鞘的飛刃直刺湖面。
霎時間,一條巴掌大小的草魚,被鷹爪牢牢地鉗住,海東青奮力扇動翅膀,向半空展翅高飛。
謝清靜靜地觀看著,腦海中卻在思考著最近的課題。
他的專業是化學材料,這也是因為黃修遠的專業,就是材料學專業,謝清才選擇了這個專業。
生化環材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很坑。
不過好在這幾年,燧人系的崛起,讓國內的研究所和企業,都逐漸注重起了材料學。
畢竟燧人系在納米材料上,都快玩出花來了,看得其他企業眼紅不已。
材料學專業只要在真材實料,不愁找不到工作,比如謝清在復旦本科畢業后,就有幾個公司向他發了邀請,只是他一心想在燧人系工作,便拒絕了這些邀請。
過來燧人大學深造,謝清的導師是燧人系科研部的材料學研究員賀穩,也是太平洋工程院的院士之一。
只是賀穩平時比較忙,平常都通過網絡教學,真正和五個學生見面的次數,僅僅只有三次。
謝清其他時間,都和其他在校的材料系教師、同學學習,偶爾發一發郵件,和導師賀穩交流學業進度,或者一些材料學上的學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