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的地面,渾濁的積水,惡臭的氣息,飛舞的蠅蟲。
道路兩邊的浮尸已經漸漸腐爛,凄慘的哀嚎與哭泣更是隨處可聞。
眼前景象,宛如一片人間煉獄。
紀刃和朱家到達之時,秦**隊已經開始阻止人手防疫,而他們的手段很簡單,只有一個字。
——殺!
凡是士卒發現有類似感染者,直接便會將其拿下,然后殺死并投入“尸坑”,等待最后一起掩埋。
然而這一措施,效果并不好。
如今已經接近五月,天氣轉暖,外加因大水導致此地空氣潮濕,這等環境下,尸體腐爛速度極快,就像那座“尸坑”,挖出來還沒多久,上空飛舞蠅蟲蚊蟻的聲音,已經都能傳出百米開外,坑內渾濁的氣息幾乎呈現霧狀,讓人聞之作嘔。
外加此次疫情傳染性本就非同一般,秦軍防疫至今,不僅大疫沒能得到遏制,甚至連自己軍隊中都開始出現感染癥狀。
如果繼續按此發展下去,王賁必定會如同歷史所述,徹底下達屠城的命令。
“不能再這樣下去。”
紀刃搖頭道。他自問算不上善人,但還不至于坐視屠城之事發生,而無動于衷。
“我們需要和王賁見一面。”
農家在當世地位不低,但想和王賁見一面,卻有點難度,不是因為其它,而是因為這個時代之人特有的怪癖。
總的來說。
當下之世,諸子百家的子弟和帝國官員,相互之間都自認為高人一等。
諸子百家之人覺得自己乃是有才之人,無論走到哪里,都當得到尊敬;而帝國官員覺得自己是官,屬于貴族階層,就算諸子百家名氣再大,也不過是個平民。
這種情況,如果雙方脾氣好,勉強還能克制,要是脾氣不好,當場就能干起來。
而很明顯,紀刃并不覺得自己脾氣很好。
所以。
此事只能交給朱家這朵交際花去處理。
朱家號稱“千人千面”,處理這種事完全是手到擒來,沒多久,紀刃就收到了可以晉見王賁的命令。
自古將軍差不多,都是威武雄壯的漢子,王賁也不例外。
“聽說你有抗疫之法?”
“是!”
“若你的抗疫之法無用,又當如何?”
“在下只需三日,若三日后,大疫得不到緩解,到那時,將軍再行施令,也為時不晚。”
王賁詢問紀刃之際,話語中帶有幾分逼視,但紀刃態度始終淡然,輕描淡寫。
開玩笑!
紀刃又不是王賁軍隊的手下,難不成還要給他立份軍令狀不成。
何況現在該著急的人可不是紀刃,而是王賁,秦國以軍功立爵,也就是斬殺敵兵越多,功勞越大,這也是秦國覆滅六國后,極少有俘虜的原因之一。
但要記住,是斬殺敵兵,而不是百姓。
秦國法度嚴苛。
斬殺百姓不但沒功,甚至還有可能背上一個“殺良冒功”的罪名,這也是大疫發展至今,王賁依舊沒有下定決心屠城的原因。
王家因王翦,如今在帝國的聲望已是如日中天,帝國中盯著王賁的官員不在少數,王賁自己倒是不在乎他人彈劾,但如果因此導致自己麾下的士兵,沒了功勞,那他的罪過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