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日子,正是東廠追蹤,談判,收集情報最忙碌的時候。
那些看好的武者行蹤要記錄下來,初步的談判招攬要進行。
不管成不成功,起碼要先釋放些善意,讓他們知道朝廷是有招攬之意,免得他們以后走投無路了找不到人。
還有此刻最緊要的一件事,那就是收集齊國大軍的軍隊行蹤,糧草運輸,交通地圖……
東廠入齊,可不是只為了當決戰護衛而來,也是帶著重要使命的。
嗯,趙準備滅齊了。
同樣有這個準備的還有秦國和魏國。
既然戲已經唱完了,那么戲臺子也該拆下來了。
齊國正是這次的戲臺子,也是花魁。
誰能先將大旗插在齊國國都的城墻上,誰就在這場十三國的落幕之戰中拔得頭籌。
對于士氣有著不可言喻的意義。
何況齊國扼守要地,是三國通行的重要節點。
誰能拿下齊國,就能在今后的三國大戰中取得先機,退可守,進可攻,戰略意義同樣重要。
這些幕后工作,江平本該負責一部分。
不過誰讓他昏迷了呢,也就順理成章地摸魚成功,如今代替他工作的正是無情師姐。
所幸江平平時也不干事。
無情師姐代替江平露面,大家也不奇怪,只是心里腹誹這位江指揮使又不知道躲在哪偷懶了。
這種不干活就能拿功勞的行為,他們真是……
太羨慕啦!
東廠收集這些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和齊國打,而是為了對付秦魏二國的大軍。
至于齊國,那只是個添頭。
因為之前還打算待價而沽的齊王早在半年前,也就正魔決戰消息傳播之時,終于后知后覺,發現人家根本不是因為互相忌憚才沒對他動手。
人家就是單純的想要找個三不管的地盤,打爛了都沒有后患的那種。
齊王心里一慌,思慮良久,主動向秦國獻上投降文書。
可是秦國收到文書后,既沒拒絕也沒答應,態度很是曖昧。
齊王左等右等不見回信,咬了咬牙,一跺腳又給魏國送去一份投降文書。
秦國不要他,他就再找個買家。
堂堂一國,難道打包出售都沒人要嗎?
結果魏國同樣沒拒絕。
當然,也沒答應,態度還是曖昧。
直到最后第三份投降文書送到趙國。
趙皇為此大發雷霆。
憑啥他堂堂大趙,百萬大軍陳列邊境,就只能排在老三?
是他不能打嗎?
瞧不起誰呢?
反正最后這份文書直接壓了箱底,趙皇同樣沒做回應。
而齊王發現自己貌似不吃香了,心里越想越怕。
前幾日,也就是江平還在昏迷之時。
正魔之戰結束,可三國的特務組織卻沒有跟著撤退,齊王終于不在騙自己。
他趕緊找了個病重的理由匆匆退位,將王位傳給了自己平時沒見過幾面的小兒子。
然后他自個把齊國國庫和內庫一個打包,帶著幾個寵妃,幾個親信內臣,還有幾個兒女,加上貼身保護的供奉高手,百多號人,一溜煙跑了。
與其堅守身死,不如退一步,找個沒有戰亂的地方,做個幸福的有錢人。
至于其他的妃子,兒女,他還算有點良心,一人分了點錢,各自遠走高飛去吧。
是走是留,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這些消息,隨著江平蘇醒過來,就主動向他手上送來。
老邱同志還是很給力的。
別管這些情報他看不看,但別人知道的,他要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他也要知道。
比如那位新齊王并沒有放棄,跟著逃跑,而是連夜拜訪,請出了幾位軍中老臣,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他還以身作則號召全城百姓守城。
有人出人,有錢出錢。
一切以戰時狀態要求,誰敢懈怠,貽誤戰機,立斬不饒。
但實際上,他是想要趁機搜刮財富,準備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