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拳架一出,荊桔眼亮了,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魏溯難的拳架一點都不業余,看得出是長期浸淫的結果。
雖然跟現代的綜合格斗效率沒辦法比,但就傳武的角度來看,并不是不堪一擊的那種。
荊桔點了點頭表示贊許,看來魏家小子在后頭還是偷偷習武了,并不甘心被女兒一拳撂倒,年輕人有心氣就不錯。
她也出口提醒了她的學生:“認真打,別輕敵,難難手上的活沒荒廢,輕敵了你這個師兄就不好看了。”
師兄點了點頭,但心里還是有一些不屑的。
但他沒有表現出來,而是挺身一個鞭腿就上了,還打出了唿的一聲。
聽到這一聲荊桔就放心了,一是學生沒有太過輕敵,二是學生也留了手,只用了平時的三成力道。
普通人挨上這一記自由搏擊的鞭腿就只有踉蹌出去的份,因為力道,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并不能很好地卸掉沖力。
此外鞭腿也是有變招的,可以變成膝撞,也可以改成下掃或直踹,長期訓練下盤很穩而且攻擊面大,能將對手的身形逼開。
可魏溯難卻又一次讓荊桔意外了,他進步蹲身就是一個下探腿,手上也沒有閑著,一個側身撲爪,手上的虎爪拿向師兄的小腿和大腿大筋。
這是傳武應對自由搏擊的最合理招法了,下探腿可虛可實,能威脅對手的重心。
雙爪拿捏對方的小腿和大腿下側,不會有被掃中危險,也不存在卸力的問題,手臂還可以格擋頭部,不虞對方變招的攻擊。
荊桔想喊停的,可已經遲了,師兄被魏溯難扣拿住了大筋,腳一軟又失了重心,魏溯難已經化虛為實,下探腿變成了戳腳,輕輕一頂就將師兄推倒。
好在魏溯難也留了手,沒有盡全力,所以師兄也只是倒伏在擂臺上,啥事都沒有。
荊桔這里的話聲才到:“小心……不要使力。”
可兩人已經分開了身形,又分別站了起來,還各自拱手致了敬。
荊桔還是給了學生一個臺階:“你大意了!”
師兄卻搖了搖頭,并沒有不服氣:“老師,就算不大意也是這個結局,難難的反應速度遠高于我的預期,而且他拿捏我腿筋的力道也是收著的,即便我不輕敵也是輸。”
說著他還上前給了魏溯難胸脯一拳:“好小子,一直都在練哪,扮豬吃老虎把師兄都贏了,不過你還是打不贏心心的,那丫頭手太黑了。”
魏溯難不自主地點點頭,嚴晶心在夢境里給他吃的苦頭也不小。
師兄是輸了,但上面還有好幾個師兄呢,他轉向了同伴們:“你們誰上,記得戴拳套!”
這是一種尊重,職業的拳手戴上了拳套,意味著把魏溯難當成他們一個等級的對手看待,只有同級的對手才值得認真嚴肅地對付。
大師兄出馬了,還真地戴上了拳套,一臉的凝重。
剛才他一路看著,魏溯難絕對是個勁敵,師弟已經是省里的散打銀牌了,就一個回合,雖然有輕敵的成分,但魏溯難贏得絕對不僥幸。
大師兄上來就沒有直接出腿,而是以刺拳游擊,而魏溯難則把那套貼身短打擒拿手用了出來。
步法是八卦步,手里是寸勁、崩拳、八卦掌,卻都不用盡力,都是一出就收,而且肩膀、手肘、膝蓋、腳下的貼身撞靠蹭擦很隱蔽卻很迅疾,也讓大師兄如臨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