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真以為這樣就錯了,兩人的腳下,因為走樁步而帶動的風將灰塵定向地吹聚成了一個太極模樣,楊露禪和陳玉娘就不斷地饒著這個太極交換魚眼,游走于分界線之上。
他們還能一邊打一邊說話,一點也不怕岔了氣。
這當然是因為沒有氣的蹤跡,氣跟勁合而為一,就在身體內流動,不主動用意念將它施展出來,它就跟勁力抱團了。
“終于知道為什么降龍十八掌的氣勁能破罡氣了,因為外功氣勁與身體同步,是活的,而罡氣與身體不同步,是死的,就好像一根高速旋轉的槍刺一面靜止不動的盾,當然能戳穿,就跟鉆頭能在金屬上打孔一樣的道理。”
這是楊露禪的慨嘆,陳玉娘無感,因為她的心智現在有點分裂,她的氣勁本來就與身體融合著,昨晚得到了反哺,可現在她的心智卻對這個過程并不明晰。
不過她也不會在這時說出來,只要氣勁在身體內,就可以慢慢感悟到。
有一點郁悶,她現在還是差了楊露禪一線,就是這個缺失造成的。
但她并沒有覺得遺憾,反而有了成全一種美好的快感。
于是她口中吐露出來的是:“別啰嗦,手底下見真章,再打過!”
普魯士大炮的試射現場,方子敬正在向直隸總督獻殷勤,可直隸總督的語氣很淡:“打過才知道。”
朝陽下,一隊甲騎正橫列在炮陣后嚴陣以待,陽光照射在金甲上,閃耀出麟麟的金光。
炮手們在做最后的檢查工作,調整炮位和射角,東印度公司的軍事顧問則在一邊認真的核對,他們對清軍的炮手一點也不信任。
等炮手們給出了手勢,那邊傳令官才喊出了口令:“預備……”
在觀禮篷的清廷官員們紛紛舉起了手上的望遠鏡,隨著傳令官的那聲“放”喊出,嘭…嘭…嘭接連三聲,在望遠鏡的視野里,只見十五里外的靶位上炸出了三團煙火和一個碩大的土石坑。
那三朵爆炸產生的煙火團太震憾了,將望遠鏡不大的鏡頭塞得滿滿當當,馬上有官員興奮大喊:“這普魯士的大炮真嚇人,比紅夷大炮厲害多了。”
直隸總督放下了放遠鏡,甚是得意:“那當然,此乃加農重炮,重十萬斤,射程可達十六里,紅夷炮跟它比,那只能算是鳥銃。”
有下屬趁機拍馬屁:“還是大人英明,引進了此等巨炮,我大清的軍威再漲,必將戰無不勝。”
也有附合的:“大人,再打一輪,還沒看過癮呢。”
方子敬知道自己的謀算成了,臉上有了喜意,直隸總督不拂眾意,揚了揚手。
傳令官接到指示,又高喊起來:“二輪準備。”
炮手們打開后膛,大吼“上炮彈”,自有兩名彈藥手從木箱中抱起一尺粗的炮彈,放在滑軌上,然后推桿就將炮彈推進了炮膛。
傳令官的“預備”命令又來,炮手合上了膛蓋,鎖緊,就躲到了側邊。
現在的火炮還是挺危險的,炸膛走火時有發生,這也是后邊那排甲騎存在的意義,那就是給大官們擋彈片的人肉盾牌。
方子敬從人叢中向總督大人靠過去,傳令官一喊放,有些官員就直打抖,渾身篩糠,方子敬都能聞到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