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沒走得成,李千坤不再出面,但他的徒弟還是要找楊露禪把同行們的苦惱說一說。
楊露禪爽脆:“俺進京就不是為了掙錢的,李叔父難見,俺不得已弄出點花頭好讓李叔父來找俺。”
師兄立即明白了,有得談:“那跟同行的競爭該怎么辦?”
“也不是同行就非得如敵國,第一,經營的檔次不一樣,會拉開,第二,咱們也可以合作嘛,俺們的調味料是可以往外賣的,工藝也是開放加盟的,這一點都有跟大家交待嘛。”
一聽調味料可以往外賣,師兄眼睛就來了神采:“真的可以?那我回去就這么告訴同行們咯。”
楊露禪一揮手:“盡管說,俺掙的都是小錢,而且俺主要照顧那些窮寒酸,哪里搶得到他們的生意,這不是他們從來不找俺談嘛,師兄,你想一想,俺把他們逼倒閉了,他們變窮了俺再去照顧,那不是脫褲子放屁?放心,從來沒有想過擠兌他們。”
師兄想一想也明白了,這些同行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人家做的就是一個大子的生意,跟那些上檔次的食肆八桿子打不著,主要就是眼紅。
至于那些小作坊,楊露禪說得也對,完全可以合作嘛。
當然了,也不排除有些人以前掙得厚些,現在沒了暴利心里就不舒坦,對于這些人他們也不想理會,一邊待著去,八卦派的臉面也值錢。
對于河北天理教,楊露禪也是這個態度,就一點,不跟他們搶人搶位子,只是不愿意看到百姓被裹挾著死于非命。
托福,天理教起事的核心們被清廷抓獲后寫了服辯,嚴晶心很容易就能在網上找到,楊露禪要找他們也不難。
那些史料都沒有散佚,可能是嘉慶為了給后來者戒,道光又覺得這是他的武功,所以這些文牘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見到李千坤之后僅過了一天,楊露禪就按圖索騏找到了他們。
誰讓他們寫服辯的時候都交待清楚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干什么呢。
楊露禪以生意為掩護搞一張消息網,為的就是讓耳目聰明,天理教的人一浮頭,他就收到了風。
可這一回楊露禪卻碰上了一硬一軟兩釘子。
李千坤跟他交待過的那位武圣人第一個不服,而那位文圣人林清也顧左右而言它。
楊露禪是在一位八旗子弟的大雜院里堵到林清和馮克善的。
說來也好笑,準備起事造反的據點在滿清貴族家里藏著。
這位八旗子弟可不簡單,姓愛新覺羅,可惜是旁支,幾代之后就破落了,靠著出租祖上余蔭的院落度日。
林清他們需要在京城落腳活動,就租了他家的房,然后傳教發展會眾時這位也聽個新鮮,一來二去就混熟了。
林清通文墨,嘴巴利害,許了成事后的二品大員給這位愛新覺羅,這位就決心干了,一起造自家的反。
是不是很荒誕?但這就是事實。
有清一代別說平民百姓,就連填不飽肚子的皇族也比比皆是,這位就屬于沒分到肥的角。
要說他蠢吧也不蠢到盡,他就認定了天理教能成事,不是因為人多勢眾,而是因為林清身上有文氣,能說動一些落拓的達官貴人還有一些底層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