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晶心終于對上了盼望已久的形意拳高手,為此她不但沒用氣勁,甚至把勁力都壓制了,僅以一個普通搏擊手的水準來跟對方比拼。
這一戰打得窩火,因為跟嚴晶心設想的全不一樣。
形意拳號稱心意**,也主張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可這**施展出來跟嚴晶主設想的不是一回事。
它的心與意并不是追求動作與神經反應的同步,它的意與氣合也不是神經反射路徑與氣勁成一,氣與力合就更不是氣勁與勁力融合。
形意拳的心與意合是講究發力的效率,比如一拳想打出一百公斤的力量,形意拳就是調用身體來湊足這二百斤,如果調用的幅度最小速度最快,它就算心意傳神。
意與氣合就是簡單的呼吸頻率,通過調整吸呼來影響發力。
而氣與力合稍稍復雜了些,還是加深呼吸練習,讓呼吸的身體反應盡量達到發力的部位。
這需要練習肺活量了,所謂納氣到腳根就是憋力時一直保持著供氧,跟硬氣功差不多的路數。
總而言之,就只有一個力字,所有的動作,包括拳架身形、呼吸、神經反應全沖著如何發力去使勁。
怪不得說形意一年打死人呢,形意拳就是身體拳,完全依賴于身體或者合理利用身體蓄積的慣性動能。
這種拳,身形一直都限定在一個幅度內,就是為了保持身體的慣性,所以才突顯出樁功的重要性。
施展形意拳時,身體總是憋得慌,沒了自由隨性,缺乏意境,就像一把規尺一樣。
為什么南方很少有人能將形意拳用好,那是因為形意拳就是打身體,哪怕是矮的人,打形意拳也需要身體壯。
并不是貶低形意拳,但真這么干的話,都是用身體欺負人,泰拳比形意拳殺傷力可大多了。
人家泰拳也是硬橋硬馬,殺傷力也強,對身材要求并不高,反正都不管不顧后果,還計較個什么勁。
跟嚴晶心對打的選手也是這么干的,他把自己身高體壯的優勢用到了盡。
靠山貼就真個像笨熊一樣依靠身體重量的死力,把嚴晶心惡心壞了,怎么看怎么像對方想占她便宜一樣。
剩下的雞形、馬形、虎形像什么就不用言傳了,體會精神吧。
但人家形意拳就是這個樣,嚴晶心的對手也冤,沒地方說理了。
可他惹火了嚴晶心,看完了他的路數后,嚴晶心一個寸勁就把他崩了出去,還是在他關門格擋之下,就完全用勁力把對手崩飛。
嚴晶心還不罷休,追身還加上了一腳旋身擺腿。
那名選手當場大叫一聲,飛出去了得有七八米,還好嚴晶心沒下死手,他落地時還算穩當,只是坐倒了。
這一下讓嚴晶心被荊桔好一頓數落,不講武德下手太重云云。
嚴晶心也不得勁,叫那么大聲干嘛,又沒傷著,不就是飛遠一點嘛,你們形意拳不整天嚷著打人如掛畫嘛,真被人掛了畫,怎么要死要活的。
就為這,嚴晶心不干了,任是武術隊的總教練使用什么招,她都是一句過去:“沒對手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