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官不但沒有殺鄭克爽和馮錫范,連帶著那些江南豪族的人也一并開釋。
也不用解釋,天地會的會眾這幾年也掃了盲,教材就是小說話本,里面還就《三國演義》最受歡迎,他們自動腦補了一出七擒孟獲。
還有能跟洪熙官開玩笑的:“總舵主神機妙算,已經兩擒兩縱鄭克爽了,事不過三,下一次他們總不好意思再跑了吧,孟獲那是蠻人不通禮數,鄭克爽和馮錫范可是讀書人。”
可洪熙官卻笑罵起來:“哪來那么多神機妙算,諸葛亮七擒孟獲是為了讓夷人歸心,我可不想讓鄭克爽這些人歸心,我讓他們回去是為了讓滿清的多操些心。”
這一次鄭克爽和馮錫范都被催眠了,沒讓他們當內應,而是讓他們堅定跟天地會斗到底的決心,如此他們就會盡心盡力地將康熙拖下坑。
也不怕他們哪天覺醒,反正雙方的仇口夠深,不共戴天了都。
如此也可以幫韋小寶指條明路,洪熙官以后順著他們的線索跟下就能可以摸到康熙的脈絡。
更深的一層意義是給康熙送點外援,鄭克爽和馮錫范不算什么,那些豪商才是主力,他們每一個人背后有都一個大家族,不管是武力還是財力都相當可觀。
康熙小皇帝還是太弱了,不給他加強一下實力,他又如何能夠跟鰲拜、三藩這些人掰手腕呢。
鄭克爽和馮錫范只是他們的引子,讓兩人帶頭,領著這群海盜投奔康熙去。
于是鄭克爽他們被神威艦送走了,會將他們在長江口扔到岸上。
神威艦要回去跟苗顯匯合,拉上煤和各種物料以及人員再回那霸。
既然琉球打下來了,洪熙官就決定吸取明朝的教訓,不走了。
不但不能讓這片海讓出去,還得牢牢地守住它。
在琉球這里造船生產火藥,把琉球當成一個生產基地、中轉站和堡壘。
琉球位于東海頂部,離黃海沿岸也不遠,既能壓制東瀛,也可西顧神州,如此可以輻射整個中原的海岸線,半個太平洋也落在了天地會手里。
在琉球安家就得打掃周邊啊,特別是一些蟲蛇要清理干凈,不能讓它們亂咬人。
那霸一役已經掃掉了薩摩藩的差不多一成的實力,算是斷其一指。
可想要讓它斷氣就得主動出擊,不然過不了多久就會讓薩摩藩恢復元氣。
薩摩藩手里握著東瀛海戰的主要力量,不僅僅是船,還有水手,等它養好傷,它還會再來琉球搞事的。
此外還有北邊的長洲藩,那是以后東瀛陸軍的發源地,這兩個藩掀起了倒幕運動,為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劃上了句號,也墊定了東瀛維新政府的主干。
洪熙官可不想讓它們發展壯大,趁著它們還在幼年期就幫他們去了勢,弄成兩頭勤勤懇懇拉磨耕田的牲口多好。
眼下是德川幕府的初期,幕府對東瀛的統冶力還比較強,全東瀛上下兩百多個藩,大部分聽命于幕府。
江戶幕府的第四代德川家綱正學著明朝實行鎖國政策,以加強幕府在東瀛的統冶。
德川家綱這么做是吸取了三十年前島原之亂的教訓,不讓國民接觸外來思想文化。
而這個舉措也斷開了東瀛與外界的往來,包括海貿,中、荷海商只能在長崎通航通商,交易對象也只能是幕府。
中原的這些豪商群集在琉球恐怕就是這個原因,航海得有一個受控的補給基地,他們會先在琉球碰頭,再組成商隊統一與德川幕府交涉。
洪熙官想著這些,心領神會,這不是大明倭寇之患的翻版嘛,要不也給江戶幕府來個“西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