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榮可不想過這樣的日了,他動了歪腦盤筋,怎么樣戴罪立功重新抖起來呢?
正好,吳之榮當知縣的地方有個目盲的莊姓鄉紳想邀名,買回了一份前人的遺稿,又請人編輯,弄出了《明書輯略》打算刊印。
目盲鄉紳也并不是有多么熱愛明朝,他只是想模仿左丘明的故智,編一本史書出版,萬一像《左傳》一樣贏得生前身后名呢。
可好死不死的,《明書輯略》里加了一段崇禎朝和南明的傳記,這就犯了清廷的忌諱。
在清廷眼中,他們推翻了明朝,如何給明朝定論是他們的權力,閑雜人等不得置喙。
隨隨便便就評論前朝,肯定不符合滿清將前朝黑成炭的想法,就是對當朝的大不敬。
吳之榮看到《明書輯略》后發現這是個機會,利用好他不但能立功,弄不好升官發財都不在話下。
于是吳之榮就告發了,一直告到了鰲拜那里。
當時鰲拜正想清除異己,與《明書輯略》能拐彎抹角拉上點邊的官員正好是其他輔政大臣的黨羽。
于是鰲拜借機弄出了明史案,與《明書輯略》有關的人,或殺或充軍,數百人連座。
就連辦案官員都不能幸免,他被人“不小心”送了一本書,發現時交出來也不行,理由是交晚了,心存叵測。
吳之榮因此案不但恢復了原來的品級,還升了官,莊家的財產也被盡數賞賜予他。
一個巨貪,竟然可以憑告發了一個并不存在的謀逆案而成了右僉都御史,專門負責督查百官綱紀,這很清廷。
而洪熙官和朱紅枚要營救的莊三少奶奶就是莊姓鄉紳的遺孀。
不僅僅有莊三少奶,明史案牽連到的犯人家眷都會一同發配遼北寧古塔。
讓這些女眷去天寒地凍的遼北其實跟殺了她們沒什么區別,只不過看起來體面些,沒有一次過砍那么多人而已。
洪熙官和朱紅枚在這支隊伍剛剛進入直隸邊境時截住了她們。
為什么要營救她們呢?明史案的涉案人員,就沒有幾個是真正投身于反清復明的,都是些清閑文士,很多還是清廷的官員。
可朱紅枚還是決定出手,因為明史案就是因為刊印了南明的史略而發,這是朱紅枚的家事啊。
她可是正兒八經的南明長公主,記錄了她的家史而受難,朱紅枚不管誰管?
營教女眷可以為重光朝積累好名聲,讓世人知道,大明還是負責任的。
而且這些女眷里還有雙兒呢,為了徒弟,洪熙官也得做一回大俠。
這是表面的理由,現在又多了一重,為了另一半自己洪熙官必須出手,不然朱紅枚就會將雙兒送回呂宋。
為了這個,洪熙官和朱紅枚還吵了一架,這是他們找到了一個廢棄了的莊子安頓好這些女囚之后。
朱紅枚認為雙兒是被賣到莊家的丫鬟,又因為莊家受了連累,從頭到尾都是受害者,不能讓莊三少奶將她當成貨物一樣送人。
可洪熙官又怕影響到了情節走向,同時也有了一份讓他像吃了蒼蠅一樣的“私心”,不得不與朱紅枚據理力爭。
這是古代耶,人權那套不能生搬到這來吧?
最后誰也說服不了誰,他們只得讓雙兒自己做決定。
擺有雙兒面前的選擇有兩個,要么拜朱紅枚為師加入天地會,或者洪熙官將她送去京城跟在韋小寶身邊。
這個跟隨,就意味著雙兒以后就是韋小寶的人了,大家都懂,只是沒有說得那么紅果果。
看著十五歲的小丫頭那張水靈靈的臉和撲閃著的大眼睛,洪熙官覺得自己在犯罪。
這就是個從二次元逃出來的萌妹喲,還依然保留著純真的怯生生。
這時一直沒怎么說過話的沐劍屏出聲了:“師父,為什么雙兒不能又拜師又去師兄那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