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魏溯難對人文景觀不感興趣呢,他就沒去過京城游覽,不像嚴晶心一樣門清。
康親王見了韋小寶的樣子心里一動,堆起了笑臉:“桂公公喜歡這里嗎?”
廢話,誰不喜歡呢,擱在后世就是個園林博物館啊,還是不可能私人擁有那種。
韋小寶油然點頭,康親王立即跟上:“小王有一處別業,有王府一半大小,精美不下于王府,空著也是空著,不如就送給桂公公?”
韋小寶都側目了,這么壕的嗎?
可不等他拒絕康親王就飚上了:“桂公公不要見外,皇上手頭不寬裕,我這里卻有不少祖產,我跟皇上份屬兄弟,花誰的錢不是花,正好桂公公幫我花點,就當是皇上賞賜給你的咯。”
韋小寶笑瞇瞇地看了康親王好幾眼,這位濃眉大眼一表人才的親王很高桿喲。
康熙賞他一筆,他反手又送出了相當的資財給康熙的手下,將來不管哪一邊得勢都說得過去。
雖然不免落下了口實,可也不能跟他過于計較,往韋小寶身上一推就行了。
不論誰坐上位子,都得仰仗康親王手里的實力,所以這點小口實無關大雅,厲害,大手筆,這才是有底氣的樣。
沒說的,韋小寶走程序,拉著康親王斬雞頭燒黃紙。
康親王更熱切,擺下香案立下那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康親王是康熙的族兄,從輩份上講沒有不敬,韋小寶也不吃虧。
當前用的是六十甲子的紀年法,同年同月同日死怕什么,晚上個六十年,一定將愛新覺羅氏子孫給照顧“好”。
康親王想讓康熙的心腹幫忙背鍋,韋小寶也樂得送人情。
這道手續弄完,氣氛就不一樣了,韋小寶適時地從懷里掏出那本四十二章經遞了過去,看看康親王還穩得住不?
“臨出宮前太后讓奴才將這本經書捎給老哥哥,太后吩咐讓老哥哥看好了不要弄丟,裝幀得如此精美的經書,再做出一份來可不容易。”
康親王面無表情地接過了四十二章經,不易啊,也就是二十啷當的年紀,能做得如此老到。
可他的手卻將他出賣了,康親王的手背上青筋都爆出來了,他一定很激動。
韋小寶見狀又附送了一句:“以奴才看來,這本經書裝幀得如此精美,怕不是太后在松竹齋下了血本,怎么看也得花了上千兩銀子,老哥哥可得感念太后的盛情。”
康親王有沒有在肚子里麻麥批不知道,但韋小寶幫太后攢足了人情。
可康親王一轉臉又恢復了燦爛的笑容,他也覺得很好,這本四十二章經幫他做了決定。
“桂兄弟,你幫大哥好好想想,太后還說了什么?”
韋小寶裝作認真回憶的樣,然后才大喘氣:“太后給奴才差事之前還問了奴才值不值得信任,說是公主和皇上都很賞識奴才,太后才會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奴才辦。”
得,太后的眼藥算是上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