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出松江府,商隊在各個縣之間行走,也需要有一支武裝進行保衛。
百姓們也不傻,他們都聽說了亨通當鋪財大氣粗,就連里面的保安,賺的錢也比一般人多。
但是他們想加入到亨通當鋪里來,也沒有門路。
這一次,沈繼擺明了是要擴招保安大隊,來武館學習,便相當于是給自己的兒子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所以很多村民都拿著錢,過來讓自己的兒子參加訓練。
沈繼在雅魯縣的名聲可能不太行,但是在常寧縣的名聲很好。
所以哪怕沈繼對這些報名者的身體條件進行了嚴格的篩選,也很快就獲得了一支一百人的預備隊。
沈繼現在的眼界已經高了,尤其是在宗派大會上跟各門各派的人都交過手,知道了不少武功套路。
沈繼想要模擬他們的心法可能沒那么容易,但是想要模仿他們的動作,實在是太簡單不過了。
所以沈繼甚至親自專門編寫了一套簡單實用的武功,傳授給了保安大隊和預備隊。
他們畢竟不是修士,武功也不用多厲害,只要能夠對付一些簡單的匪徒,用他們強壯的身體,阻隔暴民的沖擊,也就夠了。
沈繼這么一搞,場面還整得挺大。
一個月過去,這支預備隊就出師了。
沈繼把他們全都編進了保安大隊,每個月發銀子,包吃包住,此外還可以在練武場找人拜師了。
他們若是有潛質,能夠學的幾手《天霜拳》、《排云掌》,甚至是《蛤蟆功》,那么出去之后,再想加入門派,學習修仙,也就容易多了。
沈繼這么一搞,名聲傳了出去,還有不少其他縣的人,專門跑過來學藝。
第二期的學員班,竟然招到了五百人開外。
他們雖然還沒有進行過訓練,但是身體全都不錯,在鄉勇一級就算是最頂尖的了。
這樣一來,沈繼對“部隊”的支配力,甚至已經超過了雅魯縣的縣長。
當然,沈繼的書也念得不錯,將常見的典籍都記在了腦子里,時常想起來默誦一遍。
另一方面,字寫得也大有進步,雖然仍算不上俊秀,但起碼別人都能看懂了。
就在沈繼覺得事情終于都回到了正軌上的時候,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了出來。
雅魯江漲水了。
這一次的水,比往常的還要大,直接沖擊了上來,對往常不會涉及到的農田,進行了吞噬。
沈繼之前買的那些低價的水淹地,根本就沒種過,也沒有進行打理,所以淹就淹了,也稱不上什么損失,頂多算是水土流失。
但是后面的那些好地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
他們在上面已經播種了糧食,已經快到了收獲的季節,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人選擇不賣地。
結果這一次,因為沈繼構筑了木柵欄的原因,他的那些好地基本上沒有受到什么影響,但是上漲的水位導致河流改道,周邊的那些百姓可就遭了災了。
好一些的,只能收獲一些未飽滿的顆粒,而慘一些的,就是顆粒無收。
一年的辛苦白費了不說,而且他們地價也要跟著一落千丈。
他們開始跑到縣衙門口靜坐:“誰說雅魯江沒有水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