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上,若是連堅持漢統的宋閥主都不能相信,貧道又能相信誰呢?”姚康節給出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
漢統,就是這么一種堅持,讓楚牧獲得了這么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
楚牧的天心能感應出姚康節說此言之時的赤誠,要是宋閥沒有這種堅持,那么就算兵發廬山,南天師道也不一定肯舍出面皮交出《黃天**》。
“漢統啊······”楚牧伸手接過秘籍,問道,“你也堅持漢統嗎?”
他的心中突然生出了無限的感慨,有一種突如其來的安心和安定在心中涌現。
這種感覺非是因融合宋缺而來,而是純粹發自于楚牧內心。
畢竟,他也是一個漢人啊。
“南天師道皆是如此。”姚康節回道。
“好,就為了你這一句‘皆是如此’,我便允你一個未來。”楚牧斬釘截鐵地道。
“謝閥主。”姚康節抱拳道。
“二弟,替我送一下姚道長,另外吩咐下去,今后廬山若有變故生,嶺南必須是第一個得到消息的,也將是第一個出手相助的。”楚牧道。
“是,大兄。”
宋智回應一聲,并對姚康節十分客氣地道:“姚道長,這邊請。”
姚康節又向楚牧打了個稽首,這才跟著宋智一同離去。
在他們離開之后,楚牧并未直接翻開秘籍,而是撫摸著那古舊的封皮,面上滿是難掩的感慨,“漢統,漢統,我這一世,必將讓漢人的朝代再度君臨。”
原本的宋缺不認同楊家的大隋,也不認同后面的李唐,因為在他看來,不管是楊家還是李家,他們都不是純粹的漢人,他們都有胡人血脈。
這樣的血脈,當然無法讓堅持純粹血統的宋缺甘愿歸附。
但在楚牧看來,血脈非是主要,自身對漢文化的認同才是首要,他的認知并不如宋缺那般有著局限性。
這認知上的偏離,讓楚牧對于宋缺的觀念沒有全盤接收,對于漢統的堅持也是算不上多重。
然而在剛剛那一番話后,楚牧卻是真正下定了決心,要讓漢統王朝再度出現在這世間。
什么李唐,什么濟世安民,全都滾到一邊去吧。
歷史上的李唐究竟如何,楚牧未曾真正目睹歷史,沒什么資格評斷,但此世的李唐,楚牧卻是知曉的相當清楚,對于李唐的江山是怎么得來的也是門清。
靠著突厥人獲得的江山,也配以漢統自居?
原作中李唐一統天下的理由十分可笑,因為要是不讓李唐一統天下,要是不讓李世民登基,突厥人就會攻入中原,讓天下大亂。
沒錯,唯有李世民登基并一統天下,才能抵御突厥人,才能讓中原太平。這種欽定的理由說出來能讓人笑掉大牙,但凡腦子沒坑都不會因為這種理由放棄逐鹿。
可偏偏那兩個憨憨就信了,然后將已經打下的半壁江山拱手相讓,讓多年的心血付諸東流,順便將宋缺這個老丈人坑得一臉血。
“民族融合是大勢所趨,我也無意去違逆這股大勢,但融合的前提卻是必須要確定,那便是以漢為主。是漢人融合胡人,而不是胡風同化漢人。被胡化的熟胡還有胡教,皆是禍患,他們若識相還好,若不識相······”
眸中的幽深之色化作一片清冷,冰冷的殺機將心中閃過的影子盡數斬盡。
殺念斬盡心中之身影,也消盡心中之雜念,讓楚牧的心境一片清明。
在此清明心境下,楚牧緩緩翻開手中書冊,開始參悟這本上承道家之祖老子的《道德經》,再集兩漢道法的大成的道門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