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掙扎著抬起頭一看,便見時刻開頭的五個大字——“天書·第一卷”。
天書,魔教至高經典天書。這石壁上的內容,赫然就是鬼王宗乃至其余三派多年來尋而不得的天書。
下意識的,青龍便尋思著方法該如何記下天書內容,并傳遞給鬼王宗。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楚牧在見到天書之后,卻是直接將他隨意扔到了一邊,完全不擔心他看到天書內容。
甚至于,他還說:“參悟這卷天書,當可護住你的生機,避免你被誅仙劍氣給滅空了生機。”
青龍心中驚詫,問道:“你會這般好心?”
“當然不是,”楚牧回道,“不過是提前安排交易好籌碼罷了。以你所記憶的天書第一卷,換取鬼王手中的天書第二卷,這便是我帶你來此處的目的。若是鬼王愿意交易,那我便吃點虧,一個青龍加一卷天書換第二卷天書。若是他不愿意,那就只能宰了你,設法強奪了。”
楚牧隨意道出自己的目的,言談之間,不見絲毫對鬼王的忌憚。
鬼王若是肯交易,那自然是最好,這樣也免了一番手腳。若是不愿,那楚牧就只能稍待一段時間,等自己有了足夠的實力,便直接闖入鬼王宗,殺人越貨了。
至于這交易吃的一點小虧,那完全不在楚牧的考慮范圍之內。一個青龍加一卷天書,還不至于讓楚牧這般計較。
只不過當楚牧真正著眼研究天書之時,卻是發現這天書的奧妙似乎并不僅限于他所知的那些辛秘。
在楚牧的記憶之中,天書共分五卷,第二卷成就了魔教,第四卷成就了佛門天音寺,而第五卷,就在誅仙劍之內,青云門有今日盛景,全賴誅仙以及其內的天書內容。
說誅仙劍是青云門的根本,是一點都沒錯。
可以說此世所有的功法,都來源于天書之中。
那么天書又是來自何方呢?
書既然有字,便有書寫者。到底是何人寫下了天書,是何人開創了此世修行之根本?
從原著上來看,那人疑似是天帝,因為天書的第三卷,便在天帝寶庫之中。然而楚牧此時觀閱天書的第一卷,也就是總綱,卻是發現了令他險些心境失衡的畫面。
那一個個文字入目之后,便開始扭曲變化,隱隱約約之間,楚牧眼前似是出現了數道身影。
居中三人,處于老中青三個不同的年齡段,身影被淡淡的清光覆蓋,如亙古太初便已存在的三個支柱,屹立在天地之間。
類似的畫面楚牧也曾經見過,那便是太上魔尊使出“天道三刀”最后一刀之時。彼時的楚牧,便是見到了這三道身影,心中產生了無數疑問。
而現在,楚牧又見到了這三道身影,但這一次,他所見到之人又不止三者。
三清之左,有一道人身蛇尾,背后七手,胸前雙手,雙手握騰蛇,身姿集萬物之美與山河大地之秀,一大印懸浮于身前。
三清之右,則是窮究造化之極的女神,其身影不斷變化,時而人首蛇身,時而腳踏蓮花,短短瞬息之間,便有七十種變化。
而在這五者之外,還有清凈佛光籠罩的菩提妙樹,還有丈六金身等一看就是佛門的代表物。
只是不等楚牧細看,他便突然雙眼一痛,從那虛幻畫面之中脫離出來。
這一刻,他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了黑心老人放在萬蝠古窟之中的石碑,想起了那“天道在我”四個大字。
楚牧此刻總算是想明白了黑心老人緣何道出此言。這不只是因為他手握掌握天書,自認為正統,更因為他通過天書看到了之前景象,看到了這冥冥之中的天道變化。
單單是那一眼,就讓楚牧感覺自己體內靈機波動,剛剛突破到玉清第十層的“太極玄清道”似是又有精進,若是時常看到這萬物規則之變化,怕是太清之境也能在短期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