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熱鬧的街道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街邊小販的叫賣,買菜婦人的爭執,從酒樓傳來的醉話,還有青樓女子揮著手帕的嫣笑。
咸陽城里的每一個人,每一個角落,每一件小事,都共同構成了這個讓朝廷里文武百官都引以為傲的繁華盛景。
就連看似神秘莫測的琉璃閣,也經常有尋常百姓出入,來交易些東西。
在這條大街上,不論你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只要投身其中,就如同水滴融入了大海,難以被找到。
琉璃閣的周圍有很多小型的典當鋪,甚至是更加簡陋的路邊小攤位。
攤位老板時不時的喊上幾句,偶爾來人詢問,他們便會看人說話。接待不同的人時,會用不同的態度。但不管他們表現的如何,最后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將對方手中的寶物以最低廉的價格收購,或者把自己攤位上的貨物以高昂的價格賣出去。
臨近琉璃閣最近的一個攤位,老板是個穿著整潔的年輕人。他見涂元跟太子站在琉璃閣門前沒有直接進去,便大膽喊了一句:“兩位貴人,可是要尋寶啊?”
“尋寶?”涂元微微一愣。
太子解釋道:“這些小商販都是依附琉璃閣生活的,他們會低價從人們手里收購一些寶物,然后批量賣到琉璃閣來,賺個中間差價。運氣好的碰到一兩個傻子,以極高的價格把普通的東西賣出去,還能大專一筆。”
“那他喊我們…………”涂元沒把話說完,但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太子笑著說道:“看我們穿的好,想把我們當冤大頭敲一筆。”
“他不怕死嗎?”涂元問道。
“這一條街,誰都不可以強買強賣,并且一旦成交,誰也不可以反悔,不可以尋仇,這是琉璃閣定下的規矩。”太子說道:“因為這條規矩在,這些小商販等同于間接受到了琉璃閣的庇護。”
涂元有些意外,“這條規矩明顯是為商販準備的,以琉璃閣的信譽,他們自己是不會做出這種坑人的事情的。想不到,背靠天劍宗的琉璃閣,也能看得上這種小買賣。”
“小買賣多了就是大買賣,這些小商販,加上典當鋪,每天能給琉璃閣提供大量的基礎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琉璃閣自身的供貨壓力。如果人們經常在琉璃閣聽到‘你要的東西暫時沒有’這種話,久而久之,人們也就不來了。”
語罷,太子看了看琉璃閣的大門,“我們進去吧,這些小商販對我們沒有意義。”
涂元表示認同,先一步走了進去。
不遠處,那個小商販看到二人沒理自己,并沒有氣惱,只是眼底流露出一絲異樣的光芒。他朝著更遠處的一個典當鋪遞了個眼色,典當鋪的老板仿佛沒看見一般,不動聲色。
過了一會兒,他才叫伙計來幫忙照看,自己走進了后院,進入了一個房間。
房間里有兩個人,一個老者,一個年輕人,皆是儒生打扮。
老板沒有多說話,只是如實交代了情況,“確認了目標,已經進入了琉璃閣,他沒理會我們的人。”
年輕儒生說道:“知道了,叫人盯好,其余的事情不用管。”
“是。”說完,典當鋪掌柜就退出了房間。
整個對話異常簡短,甚至聽起來沒什么用,但儒生老者心里卻已然有了打算。
“老師,我們真要對涂元動手嗎?”年輕儒生問道。
老者儒生冷聲道:“難道你想看到,四國大會讓涂元代替我們出戰的情形嗎?以往出戰的都是我們太阿書院的人,如果這次叫涂元搶去了名額,那太阿書院的臉就真的丟盡了。”
“可是…………”年輕儒生猶豫了一下,還想說點什么,但最后還是什么都沒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