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陸續續的,露天席位也傳來驚異的叫聲。
于妙目瞪口呆地看著圓形舞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距離自己越來越近,她這才想起一件事林恩劇場給露天席前三排的價格定得與內場席根本沒差多少,當時還被人吐槽過“變著花樣撈錢”,卻沒想到還真是一分錢一分貨,該有的服務和體驗半點沒差。
眼下這個場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于妙拼命回憶著自己提前查看過的評論信息,也只記得有人提到了“舞臺會動”,但他們都說得非常籠統,要么完全沒提要么一帶而過,搞得她還以為只是普通的舞臺效果而已,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這么有話題度的設計,必須要寫進去
于妙甚至拿出了準備好的望遠鏡,仔細看了半晌,才看出這是怎樣的結構。
林恩劇場的結構本就偏向扇形,最里面是鏡框式舞臺,其次是被頂棚籠罩進來的內場席位,然后隔著幾米是階梯廣場的露天席,根據高度也可以稱為“二樓座位”,三者之間兩兩間隔都是一道弧形。
若是標注成示意圖,基本就是舞臺內場座露天座。
可事實上,鏡框式舞臺通常都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靠近觀眾席的那一塊,是個凸出的半圓,二則是大幕之后的演區,呈矩形。
正因為這種舞臺非常傳統,所以才有形象的“鏡框式”說法除外形以外,也在表明它是死死固定著不可移動的。
于妙費力地看了半天,這才發現蛛絲馬跡。
整個舞臺竟然比之前下沉了一些。
它下沉的范圍和位置還很神奇,矩形演區被最大程度地“挖”出了一個弧形豁口,成了類似“”符號的形狀,而沉下來的舞臺加上外面那圈內場席就像個不太規則的橢圓。
此時,這個橢圓直接轉了一百八十度,讓內場席和席位上的觀眾們無縫填補上了演區里的豁口,舞臺本身則近距離貼到了露天席,于妙坐著的第一排成了名副其實的“第一排”。
這這這,還能這樣
難怪今天入場時總覺得內場席的兩邊側翼狹窄了很多,還以為是林恩劇場有意收縮座位來抬高票價,現在看來,這是為了方便對準舞臺的“邊距”吧
臺上優雅旋轉著的演員們近在咫尺,距離甚至不到兩米,包括于妙在內的一眾觀眾都看傻了。
坐在露天席第三排正中間的岳揚更是險些暢快地笑出聲。
近乎三百六十度全景舞臺
這群家伙,也太敢了
距離的拉近用最直觀的方式瘋狂提高觀眾們的參與感與代入感,露天席的觀眾尚且如此感覺,坐在內場席的威爾遜一家人則是徹底震驚失語。
因為,數名衣裝得體的侍應生手中舉著精致古典的托盤,在這時候走入了內場席位。
“尊敬的威爾遜先生,這是您的紅酒,請慢用。”
侍應生拖著略顯浮夸的腔調,彬彬有禮地將高腳杯放在凱弗面前鋪著潔白桌布的小圓桌上,接著又將雞尾酒遞給蕾安娜,可樂和牛奶遞給珍妮艾麗兩姐妹。
“感謝來自遙遠王國的貴族威爾遜一家受邀前來阿倫戴爾的加冕典禮艾莎女王及阿倫戴爾全體國民對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侍應生將空了的托盤扣在懷里,退后半步,躬身行禮,“請您盡情享受宴會時光。”
“og”蕾安娜的嘴巴久久不能合攏。
什么叫代入感
這就是代入感
她甚至下意識直起了腰板,不知不覺擺出了所謂的“矜持優雅的貴族姿態”,差點就想抿出一個不露齒的笑容輕點下巴接上侍應生這段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