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票風潮一路蔓延到了isca內各家影院。
起初只是有人發v博吐槽買不到劇場的票就算了,為什么最近這家電影院的轉播票都一張不剩,這合理嗎
然后大家仿佛被點醒,是啊,看不了現場我還不能退而求其次去看轉播嗎
當然這之中也有人梗著脖子“不肯低頭”,比如馮義,他堅決認為不坐到現場不如不看,因此至今還在各個渠道死磕,從不屑用v博和某瓣變成了每天轉發眼巴巴等抽獎抽中,被閨女和妻子輪番嘲笑。
事實上,搶票的人群構成遠比大家想象中復雜。
一是還沒看過frozen,想要嘗鮮的觀眾。他們大多都沒什么執念,覺得搶不到現場票就算了,看個轉播也是一樣的,而且影院的票要便宜非常多,物美價廉誰不愛呢。
然后這類人通常在看完轉播后都后悔得要死。
尤其是買票時frozen還在口碑發酵之前,本能買到現場票,卻放棄了好機會轉而選擇看轉播的那些觀眾,一個個看完劇后腸子都悔青了,再想補買門票就發現已經全部售罄,只能在社交網絡上痛苦哀嚎。
凱弗刷到這些消息時心想那對年輕情侶或成最大贏家。
購票群體中的第二類人,就是像凱弗和馮義這些已經看過一次,但還想重刷的觀眾們。
他們比起前面那批人執念更重,要求更高,具體體現在“我不但要去看現場,我還要選擇合心意的座位”上。
但可想而知,他們達成目標難如登天。
說到座位,網上有關frozen觀眾席位的議論總量竟然與搶票話題不相上下。
有人堅持認為露天席就是最棒的,票價稍低一點點,觀看效果卻和內場席不相上下,尤其是大旋轉之后,距離舞臺近得不可思議,試問誰不想親手接到艾莎女王的冰花
“別信他他就是在鼓動你們能搶到票的都買露天席呢”
立刻有人反駁,“我是老實人,我告訴大家內場席才是永遠的神,在內場席你可以體驗到沉浸式宴會,還有艾莎的冰簇、雪巨人、大旋轉、舞臺上升體驗感簡直爽爆”
異議內場席的互動感雖然很好,但旋轉之后露天席才是正面,尤其是et
it
,我們露天席能親眼看見女王大人面朝我們登冰梯,你們能嗎
可惡,你非要扎心是吧那我還要說我們可以坐在冰宮里,你們做得到嗎
于是兩邊吵起來了
說是吵,其實只是不帶火藥味的爭論,畢竟大家都是看過了現場的人,吵著吵著就開始回憶,最后都會演變成“哎呀那里可帥了你記得不”、“對對對真是爽飛了”,以至于真正搶不到票的有識之士震怒發文
捏馬,明吵暗秀是吧,知道你們看過現場了在凡爾賽什么呢
剛才爭吵不休的兩撥人紛紛“啊哈哈哈哈”起來,什么我們在秀嗎哎呀,哎呀,真沒這回事,忘了還有這么多人沒在現場看過冰雪奇緣,真是不好意思哇
于是新一波吵架開始了
這波爭論硝煙味要重得多,但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大家擁有了共同的敵人。
某位大v公開曬出四張票根,
分別是
首日下午場,內場席;
首日晚場,露天席第一排;
次日下午場,露天席第三排;
次日晚場,內場席。
啊啊啊啊我真的會恨
大草,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是吧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