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栩沒有遺漏這句近在咫尺的關切之語,笑哼一聲,邁著四平八穩的步伐向領獎臺走去。
這不是他第一次獲得維納佐拉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然而時隔多年再次踩上臺階,接過雄獅形狀的燦金色獎杯,那股沉甸甸的心情依然難以言喻。
“我在,和我的老伙計握手。”
賀栩的手指細細撫摸過“金獅獎”,開口便是無盡感慨,“久別了,老朋友”
臺下響起一陣并不熱烈卻飽含敬意的掌聲。
賀栩中氣十足的嗓音在此刻顯得寬厚且溫柔,他講的是漢語,把一切內容的傳達放心交給官方的翻譯人員,也彰顯著作為龍洲導演不言自明的底氣。
臺下陸淺山倍感觸動,深深反省著自己的格局與氣度,比起回味秦絕發言時更加羞愧,也更為賀栩驕傲自豪,敬佩之情發自真心,如滾滾流水,滔滔不絕。
“我第一次站在這兒的時候,頭腦還是懵的。因為那一年的電影都太好太好了,不需要任何修飾和點評,就是單純的好看讓人喜歡看。”
賀栩笑了笑,字里行間的深情與懇切,令在場眾人無一人覺得這位老者在擺資歷、耍大牌,大家都能聽出他對維納佐拉國際電影節,對電影藝術本身濃郁的感情。
“那時評審團主席馬丁對我說龍洲的土地,和這片土地上誕生的文化、藝術,都是那么的神秘、吸引人,是全新廣闊的世界。我非常高興能在這里看見讓人耳目一新的電影,也非常感謝你愿意創作它們,并與世界分享的慷慨。
“時至今日,我仍然對這番話印象深刻。”
賀栩帶著懷戀的笑容,一字一句娓娓道來。
他撫今追昔,不像獲獎者而像見證者,甚至又可以說,他只是一個狂熱的、用情至深的粉絲,這個粉絲當年熱愛著電影,熱愛著文化藝術創作,直到今天亦是如此,變化的只有青年成了老人,而熱忱依舊。
這場獲獎感言好似一場故事會,同時擁有著塵埃落定的安然與整裝再出發的熱情。賀栩的演講結束后,主持人在滿場掌聲里聲音醇柔地接下了話題,幾乎沒有花費什么力氣就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妥帖的結語。
頒獎環節正式結束。隨后,女主持將眾人視線引至現場屏幕,場外連線已然白發蒼蒼的維納佐拉國際電影節三大創始人之一。再之后,所有獲獎者與評審團成員登臺拍大合照環節如預想中一個接一個地進行著,氣氛輕快友好,充滿溫馨。
須臾,當地時間晚九點半,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頒獎典禮迎來尾聲。
嘉賓依次退場,閉幕式亦有紅毯要走,少部分目的不純的到場者便早早整理衣襟、提著裙擺迎向諸多蹲守在旁的鏡頭。
秦絕留在場內等了等賀栩,順便抬手給四人里唯一身穿晚禮服裙的穆思思借力。拍她的相機遠遠比她初次踏入這方廳堂時多得多,門還沒出,“海明珠”就已經在彰顯它的分量。
“不急。”
賀栩招呼著,于是幾人都不忙著趕往紅毯,不緊不慢地向著頒獎大廳的出口走去,期間彼此拉開一點距離,方便他人拍照和社交。
“嗨,zayde”
羅南林德與賀栩攀談之際,秦絕聽見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轉過頭,她對上一張極有成熟魅力的俊臉。
是赫爾曼薩維德拉。
這位老牌演員帶著友善的笑意,向她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