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大鍋飯吃的時候,只有重大節日,或者秋收時刻。
趕進度收成,再浪費一個勞動力回去做飯,那還了得,這也是為什么年年的秋收都是大家期盼又害怕的時刻。
太累了,回去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只想睡覺休息。
但是,一年到頭,也是在秋收的時候,大家才有機會吃到飯或者粥。
今天回來的人都比較晚,大家都想早點將田里的地瓜收上來,就怕冬天一來,雪一下,啥都沒了。
好在,月亮都是很給力的,即便路得兩邊有樹,遮擋住了月光,大家也能在漆黑的夜里,沿著月光來到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的打谷場。
村里的孩子那叫一個開心,今天負責煮飯的說了,只要能吃,都可以隨便吃,不限量。
不限量!
不限量!!
不限量!!!
每一個打飯的人,聽到這句話,都高興得不要不要的。
這個年代,還真沒有那戶人家,那個村子,那個鎮說不限量。糧食太緊缺了,今天,他們聽到了這么久以來夢寐以求的話,感覺干勁十足。
現在還可以下地干活。
“富貴,好樣的!我們終于吃到了一頓飽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戰戰兢兢的握著手里的碗,眼淚叭叭直落。
“富貴,這孩子是可以的。這么多年的愿望,他終于幫我實現了。”畢竟是一個村,隨便哪一個人都是叔伯兄弟。
年輕一輩也許收到饑餓的機會不少,但是怎么都比不上老一輩,他們什么風雨沒見過,吃樹葉,啃樹皮,觀音土都是很正常的事。
年長者不想給家里添加負擔,感覺自己差不多,或者說到了一定的年歲,都偷偷的山上,就為家里的孩子有口吃的。
這樣的情況在田富貴當村長后才慢慢停止。
老一輩的人為啥推選這么一個小輩當村長,不是老一輩沒人,是他們都沒有田富貴身上的狠勁,有狠勁的人多去了,田富貴還有決心。
他跑上去競選講的那句話,當時在場的人都牢記在心,“我當上村長,有我田富貴一口吃的,村里就不會有吃觀音土,老人上山的情況發生。”
不是誰都敢說這句話,他不僅說了,還做到了。
村里人都沉浸在地瓜粥的美味中的時候,田富貴跟趙光榮倆人分頭行動。
田老四架著牛車,手上的棍子揮舞的飛快,他知道,現在不是玩樂的時候,田里的地瓜要是沒收上來,他們將會損失巨大。
村里是能過一個飽年,但是年后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他們倆人在出發前,就已經跟徐光明說清楚,今晚的村里大小干部的會議由他主持,中心思想趙光榮說的非常清楚,明天就在田里干活,不拉地瓜回來處理。
為什么不派徐光明那些小的干部去?
借牛這種大事,不是哪個村子隨隨便便就借出去的,收不回來怎么辦。
田富貴他們倆人決定田甜說得有道理,現在周圍的村子都吃不到,他們村子有這么多的地瓜,到時眾人圍攻過來,就不好說。
他們決定分出幾塊田,作為借牛的條件,至于那些田里的地瓜跟地瓜藤,就不歸他們負責。
這些都是在確保了田家村村民的幾本權利的情況下進行,說實在,他們村田里的地瓜,除去收購站,最終能分到村民手里的地瓜并不多。
也許勉勉強強能熬過冬天。
春天不敢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