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的小雞需要的溫度,濕度,集體生活的小雞需要消毒什么她都記在本子了,這個本子到時候要給學校跟村里一份。
田富貴跟田帆有事沒事也往那邊溜達,就想知道一次養那么多小雞,死亡率還那么低是怎么來的。
看了田甜簡易版的雞屋,真難為這些學生了,天天下午都得洗雞糞,上好的肥料非但沒有往田里倒,還給存了起來。
“田甜,這些雞糞你不倒到田里,存起來有啥用?”不止田富貴有這個疑惑,很多人都有這個疑惑。
她還時不時往里邊澆水,也是夠夠的。
“拿來養蚯蚓,蚯蚓大了可以給雞吃。蚯蚓的糞便倒在田里,比雞糞的效果好太多了。我荒地上的棉花苗也倒了不少得蚯蚓糞便。”這個就是跟食物鏈的循環,沒有多余的浪費。
田甜覺得她還有不足的地方就是:效率太低,產量不夠。
他們現有的勞動力還是沒辦法跟機器相比,聯邦那里一個月雞都能吃。她還沒研究出那種飼料。
不過,這么快速的養成模式,對雞的傷害不小,人吃了這種雞,多多少少還是有影響,再說了,她的學生還得參加高考。
要是讓他們全心全意去養雞,不是浪費了他們的才華嗎?
田甜班里的學生雖然一開始的成績沒有那么好看,經過她這段時間的教導,對很多事物都有了新的看法。
感覺整個人都開竅了,對學習也沒那么排斥,他們倒是想知道自己的成績,問題了每次考試,田甜批改作業就不給分數,就讓他們知道哪里做錯跟做對。
錯題就抄十次,純粹的抄題目,答案沒有。
下一次作業在寫完后,還得些一次之前抄的錯題,要是錯了,繼續十次。
田愛軍的練習本是班里最多的,一個錯題需要十本練習本。他練習本寫完的速度最快。
“田甜,我看你們這小雞長得是真不錯啊,不怎么死。”田富貴知道村里有人養了幾十只雞,半年左右的時間總會死一批。
搞得村里人都不敢養超過二十只雞,就怕還沒吃雞就死了。
這死雞以前有村民以前覺得可惜,就煮了吃,好家伙,一家子都躺在衛生站,家里大出血。打那以后,非正常死亡的雞都沒人敢吃。
去一趟衛生站能吃幾只雞了都,誰家敢這么敗。
“我們的殺毒措施做得好,等這批雞下蛋了,我就把觀察日記給你們看。”田甜知道他們心里想什么,這玩意兒不能這么快拿出來。
她都沒研究透呢。
雞在她這里想死有點難,在他們那里就不一定了,稍不留神就死。
死一只他們還不知道會心疼成啥樣,畢竟前期的投入太高。
她這里有人手,至于食物,她也有,村里人想要自己養這么多的雞,還是有點難度,除非村里組織。
“才一個月的時間這雞就能下蛋了?”田富貴開心得跳了起來。
“大伯,你想多了,最快也要半年后。”剛下地走路的雞就想著下蛋,做夢呢。
田甜知道她大伯著急,鎮上收購站秦奮也到學校來看過這批雞,早早就跟她預訂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