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峰山,唐門。
在山腳就有一個碩大的單塊的雪白玉石。
高三十二丈,寬八丈。
相傳這是一千五百年前雜家先祖呂不韋從昆侖帶出來的,一手提著它,一步橫空,硬生生的從八百里開外帶了回來。
如果能上石頭頂上去看一眼,就能看到五個淺淺的指印還在上面。
盛唐皇朝為呂不韋賀,將國號唐的名字,賜予他為門派之名。
而唐門也為盛唐鎮守西南五百年和平。
為什么是五百年?
五百年后唐朝就沒了,唐門的實力也是大損。
千年時間才勉強緩過氣來,結果剛剛有了起色,又出事了。
雪白的玉石上書寫著“唐門”兩個大字,落在后面的受命于天,既壽永康這個印章就說明了這是當年唐皇縮寫。
只是盛唐沒落之后,再也無人發現傳國玉璽的下落。
過了這塊玉石,后面是一條筆直的通道,長達一千六百二十八丈,直通巔峰的唐門大殿。
在這筆直的通道上,又蔓延出了數不清彎彎曲曲的小路。
一眼還看不出通向哪里。
但是如果按照一條路低下頭,一直走的話,絕對能通向山巔。
不過或許會攀巖,渡河,鉆洞,甚至回到山腳。
但是不回頭,不轉身,就按照一條路走的話,絕對能到山巔。
可是一旦轉個彎,走上別的小路的話,那就只能說抱歉了。
只要一步錯,那么就別想到山巔,請回到山腳重來。
據說這些小路就是一個大陣,可惜沒人能夠悟透,也許唐門的掌門會清楚吧。
這路就叫做途殊同。
殊途同歸,只要不放棄,走下去,總能達到最終的目標。
路的盡頭就是大殿,里面供奉的首位是開山鼻祖呂不韋。
整塊高六丈六尺六寸的石像立在了那里,那是一個面容奇古的男人,一手拿著一個盒子,一手背在身后,握著一本經書。
袖口緊縮,貼著手腕。
這就是呂不韋,雜家的先祖,唐門的創始人。
在他身后,是一面掛滿了牌位的墻壁。
那些都是歷代唐門掌門,以及對唐門做出了重大貢獻之人的牌位。
年年歲歲,受后人香火。
過了大殿,之后就是一個碩大的廣場,平常的授課,演武都在此地進行。
不過現在沒了以往祥和的氣氛,有的只是劍拔弩張。
“張久沖,師尊臨去之前,任命我為這一代唐門掌門,你有意見不成。”
一個清瘦的中年人面色威嚴,袖口幾乎貼著手腕,手中一柄千機變在悄無聲息的變化著。
一只手拿著,手指微不可查的震動著,千機變如同流水一般,不停地變幻。
短刀,長劍,短臂弩,回旋鏢,雙節棍,分水刺,三節鞭,奪命鉤........只是在幾次呼吸的時間里,十數種武器接連不斷的變幻,沒有一次重復。
張久沖也不甘示弱,手中的千機變也在變幻,對方變什么他也跟著變,同步率達到了百分之百,不差分毫。
他冷笑著說道:“我才是大師兄,我才是下一任掌門的合理繼承人,怎么,林鶴鳴,你一家想把唐門變成你家的家天下不成!”
“血口噴人!”
林鶴鳴面色漲紅,他看著張久沖,大聲的喝問道:“張久沖,我還敬你是大師兄,我問你,你若是愿意放下你的那什么百舸爭流,強者生存這個理念,這個掌門,我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