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竇靜姝想好辦法,就迎來了轉機。宮里陛下要遠征高句麗,李淵也要隨軍督運糧草,竇氏帶著萬姨娘也要跟著去。
并且因為李淵和竇氏這次離京,是隨軍,因此家里的孩子就只帶了李世民夫妻和李秀寧。其他人還是留在洛陽。
等竇氏他們出發后,府里的公子都住在前院,后院里面就只有竇靜姝一人,竇靜姝日子過得是至從來到這個世界后過得最自在的。
因為府里剩下的幾位公子年齡也不小了,李淵走之前也把他們送出去上學了,再加上李秀寧也跟著李淵他們一起離京了。府里壓根沒人上學了,府里的學堂也就解散了。
竇靜姝每天的空余時間就多了,府里又沒人管,一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日子過得十分舒心。并且府里的女眷都不在,不管是日常人情來往,還是府里的大小事務都由竇靜姝做主。
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現在由竇靜姝管家理事,下人們對暗香院肯定不敢怠慢,爭相巴結。也難怪那些大戶人家的女眷都愛爭管家權。
直到李淵傳來了消息,竇氏在涿郡病重。
聽到竇氏病重的消息,李建成等人立馬準備出發去涿郡,本不打算帶竇靜姝的。
竇靜姝想著竇氏待自己雖然說不上視如己出,卻也沒有虧待自己,自己要是不跟著去的話,說不定連竇氏最后一面都見不到,于情于理自己都應該去一趟。
便去找了李建成,表示也想去涿郡,李建成思考了一下就同意了。搞得竇靜姝還很吃驚,本以為還要廢許多口舌的。
幾人日夜兼程,一路上都沒有怎么休息,但等幾人到達涿郡的時候,竇氏還是已經快不行了,到了彌留之際。
但等幾人去見竇氏時,竇氏的精神突然變好了。幾人心里面卻很沉重,知道這是回光返照。竇氏原來心里面記掛著不在身邊的幾個孩子,強撐著一口氣,等見到人了,這口氣也就泄了。
竇氏自己也能感覺到自己不行了,趁著大家都在的時候,開始交代后事。對每個人都細細叮囑后,就把所有孩子都趕出去了,只留李淵在里面,夫妻兩度過人生最后時光。
竇氏去世后,剛在涿傳郡辦了竇氏后事,準備扶靈回京的時候。就傳來了楊玄感兵變的消息,皇帝大怒,并且派李淵去鎮守弘化郡,兼知關右諸軍事。
于是李淵還是帶著李世民夫妻并李秀寧去了弘化郡上任,其余人帶著竇氏回洛陽安葬。
等竇氏下葬后,日子又漸漸趨于平靜。不過讓竇靜姝覺得心煩的是,竇氏去了后,原來她院子里伺候的下人分散到各處,這本來也沒有什么。偏偏來竇靜姝這里的是趙嬤嬤,趙嬤嬤雖然算不上李府下人中的第一人,但在女仆中肯定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