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看別人遞上來的圖紙,心中覺得不妥,太不保險,這工程抗災等級不夠。
他把事情一說,沒人在意他的話,反而覺得他小題大做,哪那么容易遇到大災?
唐爸人微言輕,沒辦法改動整個工程,就在自己負責的部分里,改動了一下。在結構內,讓人悄悄多放了許多鋼筋,同時換了一些材料。
98年大洪水,工程其它部分都出問題了,唐爸負責的極其堅挺。
其余人都被批評了,而唐爸得到了夸獎。
當時親戚朋友都祝賀唐爸,幾個叔叔摩拳擦掌,以為唐爸要得到重用了,準備圍繞著唐爸建施工隊……
然后唐爸就被整了七八年,干最苦的活,拿最低的基本收入,沒事就被批評。
要知道那可是最窮困的地方,基本工資特別低。以前的存款都在唐媽手里,唐爸沒錢了。
而唐媽離開唐爸后是沒什么能力的,又要帶小孩,當時還要帶之前那個姨媽的兩個小孩,三個孩子一起住,很累。
她連穩定工作都找不到,經常要去路邊發傳單、賣暖水瓶,都在吃老本,而且快到了吃完的地步了。
那姨媽也給她孩子的生活費,但整體還是不夠的。
最主要原因,還是唐媽當時的理財能力一般,衣食住行都想辦法給三個孩子最好的,生活成本沒控制下來。
其實真沒必要,哥哥姐姐愛吃蝦蟹,那個貴,唐行之基本不吃的。他愛吃清蒸羅非魚、玉米炒肉沫、蛋花湯,就便宜得多了。只是,別人孩子在家里住,吃得不貴,唐媽就覺得好像虧待了他們。
唐爸那些年很憋屈,他最能干,做事也最牢靠,怎么就落到坐吃山空的地步?
他生活變得極其簡樸,肉都很少吃,工資攢下來,每半個月想老婆孩子了,就坐車到綠城一趟。
那時候唐行之還不懂事,還以為家里有錢,每次都問爸爸要零花錢,唐爸總會給他十塊、二十塊,他還嫌少。都拿去報刊亭買漫畫了,三四塊錢一本。
某天唐爸和人喝酒,就說了自己的憋屈。
對方沉默了很久,說:“你不聰明,別人不傻,明白嗎?”
唐爸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覺得不是滋味,唐爸辭職離開了,廢了好大工夫才走掉的。
到綠城后,唐爸就放棄賺大錢了,一心做個技術員,賺死工資。
他做事有兩大原則,一個是愿意吃苦,周六周日主動加班,唐行之甚至見過他凌晨四點去檢查工作。有什么事多、錢少、離家遠的工程,只要是個看著好像有前途的工作機會,他就可能會去做。雖然身體被他搞得一身傷病,但賺到了辛苦錢。
另一個是他不單干,他一直想辦法拉扯唐媽,后來唐媽一直有穩定工作。哪怕有幾年工資都沒本地人均高,那都是一直有的,勝在穩定。兩個人有商有量,一起進退,熬過了許多危機。
每每提起過去,98年是個分水嶺,之前的事唐爸說得眉飛色舞,之后的事他很少說,說的時候情緒低落。
唐行之對此倒是看得開,人生不就是起起落落。
說起來,他也有過幾次,距離所謂的成功,或許只有一步之遙,可惜他棋差一步,錯估了人心。
現在他不再追求榮華富貴,只相信平淡是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