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車繞著基地轉了一圈,唐行之有些被震住了,開始覺得養雞是一件有前途的事。
但他現在是新手蛋子,哪怕他把全部身家全砸進來,在養殖行業也翻不起一朵浪花,所以他要先站穩才行。
“那這位大哥,你覺得我養哪種雞合適?”唐行之虛心求教。
“你是要做土雞養殖吧?那我推薦你養這種我們本地的。成長周期120天,成年了也不過是四斤多。它的蛋小個一點,味道也會好一點,將來老了不下蛋了,土雞的老母雞也值錢一點。”
“如果我要養籠子養的蛋雞呢?”
“確定是蛋雞不是肉雞?”
“確定。”
“蛋雞的話,我推薦你一個叫做‘伊莎褐’的品種。這品種是法國技術的四系配套雜交雞,占據了我國蛋雞市場的半壁江山,產蛋早、產蛋量高、適應性強,不過你要做好衛生工作。”
“謝謝大哥,伊莎褐蛋雞我要200只,本地雞我要100只。”
“你的飼養環境怎么樣?”
“我準備先把蛋雞養在我家的柴房,大點了就搬去附近的廢棄養豬場。土雞也是先養柴房,后期放出來。”
“大致沒什么問題。你家里有貓和狗嗎?”
“都沒有,怎么?”
“這時候村子里老鼠挺多的,沒有貓狗的話,怕老鼠會去吃雞仔。而且很多貓也是會吃雞仔的,所以推薦你養只狗看家護院。如果小雞放籠子里,那也可以同時養一只小貓,雞大了放出來也不怕貓了,貓也不會攻擊一起長大的雞。當然,這也是我個人推薦的,你有別的辦法也可以用。”
雞苗價格本地雞3塊5,伊莎褐3塊,光雞苗就花了950。在行家里這是小打小鬧,也足夠讓唐行之這外行吃驚了。
養殖土雞的成本是這樣算,最便宜時雞苗2元,前60天飼料每天平均1毛錢,60到90天平均2毛,之后每天2毛5。一直到5個月開始產蛋,6個月到高峰期。18個月后產蛋量快速下降,慢慢就要賣老母雞賺錢了。
如果考慮賣蛋為主,那就要養伊莎褐雞,巔峰期一年300多天產蛋,別的雞種很多250天,差距極大。
如果是出產土雞蛋,就要喂玉米,玉米里的胡蘿卜素會讓雞蛋味道、營養增強。
家里有飼料機的可以網上找蛋雞的飼料配方,自己做,又能省一筆。
和電商那種玩財技為主的經營方式不同,農業每一步都有利潤,就是看利潤多不多而已。有時候利潤太低,不如去打工。
把小雞帶回家,路程很短,一只也沒有死。
小心翼翼的給小雞換了籠子,紙盒籠換成他之前買的蛋雞籠,然后喂水,過半小時再喂料,一絲不茍。
唐行之聽說過那么一句話,每個成年人都是孤島,工作就是他們連接外界的渠道。
換現在的中國式打工的話,那真是開玩笑,極度忙碌會讓人整個思維都麻木,連休息時間都沒有,更別提什么連接外界了,只是換個地方孤獨罷了,還累。
“現在你們靠我吃飯,以后可要好好報答我才行。”唐行之蹲在地上,看著籠子里的小雞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