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酒不比一般酒水,這邊山民釀的重陽酒是糯米酒,第一年重陽節釀酒,第二年重陽節喝。剛開始喝的時候沒感覺,后勁會比較大。因為酒里有雜醇油,麻醉作用強,但雜醇油也是構成酒水風味的因素。
不過唐行之喝的量很少,問題不大。他體質喝酒容易臉紅,大概60%的黃種人是這個體質。這體質的人酒量是很難上去的,有一陣要應酬,酒量也沒上去。人前醉酒把事情搞砸了,之后就不敢在人前喝太多。
喝了重陽酒,第二天起來干活,頭有點暈,好在這會兒活已經沒那么多了。
很快就收好了平地上的東西,接著要收山地。
他們這里條件不算最差的,最差的地方會搞梯田。后來的人只知道航拍梯田好看,卻不知道那是多少代人的血淚。
扛著鋤頭在山中行走,唐行之以前是真不敢想,自己現在居然能承受住這種勞動量。
忽然一道影子在不遠處一晃……
“剛才那是什么?老鷹?”唐行之問。
“是山雞!東西先別管了,去看看能不能抓住山雞!”有人把手中東西放下,越眾而出。
“山雞?”唐行之跟了上去。抓野雞這種事,他還真沒經歷過,有點好奇。
這邊有一個說法,下山的時候看到山雞是不能追的。因為人下山的時候追,山雞會往山下飛,人肯定追不上雞。萬一踩空了,還容易有危險。
上山追山雞問題就不大,只是難度高一些。
這會兒的山上有很多飛禽,老鷹、貓頭鷹、白鷺之類的很多,最多的是麻雀。
要往山里去的話,比如太公家、外公家,還會有猴子。猴子不但偷莊稼,還會故意欺負老人和孩子,拿石頭砸人。
唐行之小時候就基本沒有這些東西了。年輕人都到外地打工,山林恢復得好,老家也就白鷺恢復了一些。但因為農藥用得多,地里沒什么蟲子,動物類底層生態鏈沒什么東西,所以野生動物不怎么多。
這會兒他好奇的跟著眾人去追野雞,其實就是年輕人找樂子玩,唐行之都沒想過能捉到。
但這群年輕人是真厲害,包圍著捉,輪流上陣,靠著車輪戰把那只野雞搞累了,居然給捉住了!
‘臥槽,年輕人不講武德啊!竟然輪流對一只雞……’
唐行之靠近一看,被捉住的是一只雄性雉雞,色彩艷麗。雄性雉雞五彩繽紛的,雌性反而灰撲撲的不好看。
這玩意兒在后來是保護動物,野生的是不給吃的,要養這個還得去辦專門的證。
當然,在后來連竹鼠都成了保護動物,難以想象。
有人問唐行之怎么處理。
“你們捉到的,你們商量著怎么處理,我都沒出什么力,不用管我。”唐行之就是想跟一群人樂呵,他對吃野味興趣不大。
小時候唐行之沒什么知識,什么都聽爹媽的。他們市面上會搞到野雞、野豬、野生甲魚,爹媽說這些好,他也就信了。
后來某個搞農業的老師和他說:“野豬肉是騷的,野雞肉是柴的,野雞蛋腥味很重。你仔細想想,搞農科的方向是產量、營養、美味,怎么可能人工培育的沒有野生的好?就連農作物,野生的通常也只有我們市面上賣的五分之一大。”
唐行之又信了,推翻了之前信爹媽的那一套。
唐媽搞了個家族群,姨媽經常發一些“為什么古人……”之類的。這在唐行之看來就特別不科學,于是他經常就發科普內容到群里。
然后他被唐媽踢出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