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他變成了個對誰都挺溫柔的人,但內心是冷漠孤獨的。
到大學的時候他談了女朋友,就缺錢用,然后開始搞錢。那時候父母是死工資,還都很低,而他當時光是在網絡上搞的錢,就比父母工資高了。搞到錢是會上癮的,因為太認真賺錢,顧不上女朋友,對女朋友不太上心。
后來他才意識到,靠運氣獲得的東西,如果沒有實力,最終也是會失去的。最初能賺到錢,不是他能耐,而是那時候懂的人不多而已。
就像他曾經進貴收臘肉,是他干哥哥進去收木料給他的啟發,他覺得他哥行他也行,不走同一條路就好。結果那邊有人收了木料,他總不能白走一趟吧?慢慢就琢磨到了臘肉上。
為了獲得那點臘肉,他很真誠的和當地人交朋友,對方請他吃那種腌制的生豬肉,還都是肥肉……
判斷出里邊沒洗衣粉,他直接就吃。
很多人是真的不知不覺染上讀癮,但唐行之認識的人比較復雜,練過辨認。
買了他家縣城那套小洋樓的人的一個兒子,就是染上了讀癮,為戒讀先砍了一根手指,然后砍了一只手,最后還是死了。這哥哥短暫的人生,給唐行之帶來很大的觸動,他去學了預防被騙西毒,學習各種騙術和防騙。
進貴之后,他成功的建立了一條路線,運臘肉出來。好景不長,當地有大學生接觸了電商,搶了他的生意。這是當地好不容易培育的人才,唐行之這外來戶是爭不過他的,主動放棄了。
電商最初是倒貼錢,求人開店,后期被收割了,那人想必也不例外。這也是唐行之厭惡電商的原因之一,人人都只能給電商老總打工。
后來的人生活節奏都很快,看個短視頻都開兩倍速度,不說寫信,平時甚至沒人給唐行之發微信。
一個可愛少女寫信給他,他還是很開心的。但他不打算回,平日里可能會想辦法照顧一下她吧。
讓韋世杰賣那批“香江酒水”,唐行之沒有定價,讓韋世杰自行摸索。
這會兒不同于商業模式逐漸成熟的后世,品牌酒水到底該賣多少錢,唐行之都沒辦法預估。
往好的方面去想,有些人會覺得香江貨怎么也比國內品牌好吧?是的,后世都有很多人這么認為,某些方面來說也對。國內茅臺8塊錢,香江貨連包裝都帶塑料的,一開始走量怎么也都能賣四五塊。
往壞里想,韋世杰一個人賣不了酒,他要自己找人幫賣,也就是搭建銷售網絡,就要分錢,把產業鏈給建立起來。一瓶酒終端可能很貴,但第一個賣的人是賺不到多少錢的。
后世的電商確實利民,因為把層層經銷商都給干掉了。但只富裕了那么幾個人,同時還有閑情吹牛筆,而員工卻是又苦又窮。
現在讓韋世杰去打開商路,唐行之沒有定價,能賣到多少看他本事,哪怕他手段高到連唐行之都騙過去了,那唐行之是認的。
他想讓韋世杰先用低價沖擊一下市場,就算別人炒酒,那也沒什么關系,反正是短期生意。
但唐行之并沒有說出內心想法,他想看看韋世杰會怎么做,有沒有經商的創造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