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找碗飯吃不容易,除了公務員以外,人們的工作大多不穩定。而由于想考公務員的人太多,公務員競爭壓力也巨大,基層任務繁重且不賺錢。上一代人那是特例,翻遍地球史也沒有過和他們一樣經歷的,所以用他們的經驗來做指導……不可能。
李麗賢估計也適應了常換工作,到了唐行之家,沒有任何不適,吸溜著粉條,問他怎么來務農了。
“其實是我怕資本家,但凡我發現了什么領域能夠賺點錢,資本很快就會進入,靠著補貼深挖這一行的價值,等到挖掘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割韭菜了。只有農業這一塊,他們不敢動手。”唐行之給自己倒了杯茶。
李麗賢笑著說:“老唐,你這還是天真啊。”
唐行之一愣,然后也笑了:“是的。再仔細思考,我確實天真。”
“不過,一定程度上,老唐你這想法是正確的。”李麗賢笑容很開朗,“人之所以受困,是因為人不甘平庸,想要超越別人。這種想成為上人的想法,就會讓別人成為相對的下人,所以會被無形之手強制平凡。”
唐行之表情蛋疼:“對,我最近也有這種感悟。最近網劇爛片多,以前我以為是喜錢原因,后來發覺不是。很多拆遷戶是真不知道投資什么,又不敢買房,干脆就投資網劇了。各行各業差不多,我一個表哥想搞服裝品牌,還有大量的人現在在寫網絡小說,一個意思。覺得別人行,自己也行。”
“這就是內卷了,不是干的人不行,而是老板比客人多。這就造成了中上層賺錢,下層虧錢刷經驗。”
“是的。我先去賣房,后來一堆人賣房。我再去賣藥,一堆人賣藥。我還寫過網絡小說,也差不多。進山收貨,一個意思。許多行業,應該也一樣。然后我琢磨著總會有那么一個領域,我國一直處于缺貨狀態,資本又不敢干涉。想來想去,我想到了務農。而且最重要的是……地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的讓人進來。只要我先圈好了地,規矩就由我說了算。”
李麗賢笑了:“果然,你還是你。”
“對,我迷惘過,改變過,但今日方知我是我。”
既然唐行之打算務農,李麗賢就和他商量了一下基本策略。
現在網上許多人懷念田園牧歌的生活,實際上這是有違經濟規律的。一個人負責一兩畝地,這一點都不科技,隨便上點器械,比如無腦用拖拉機犁田,那都是發展思路。
農民窮是因為農民太多了,中國一斤小麥成本就2塊多錢,歐美大農場1塊多,開放市場一定干不過的。
包括周邊國家,以前從邊境偷運進來的都是洗衣粉、木料,現在開始是農產品了,為什么?因為周邊農業成本已經比中國低了,有差價。
2017年前,中央2臺財經頻道還會談農業、農村、農民,2017年后只談農業,這就是在釋放一個信號。
大的區域搞大農場,小的區域搞精品,然后用國家力量推行一部分平價食物,這就是未來的大戰略。
李麗賢說:“農業其實還是有前途的,去年我國總進口量是1.1億噸,今年估計會突破1.4億噸。我們能進口的國家也就那么幾個,未來他們可能不給我們進口,所以現在國家會大力推動農業發展。要做可以,但要工業化。”
“無形之手始終推動著我們前進,我從意識不到它,到對抗不了它,到順從它,再到現在……我希望它一部分能按照我的意思,把我稍稍往我想的方向推。”
“我懂你的意思,所以我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