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在夏天放外邊會變質,冬天放不變質,叫做“熟成”。哪怕是抹上鹽,自由風干一兩個月,味道都會變得好吃。而如果用煙去熏,那又是另一種美味。
唐行之看華農兄弟熏制山雞,是用米糠和大米在鍋里搞糊,上邊放風干的山雞,蓋蓋子后熏兩次40分鐘。不知道這種做法味道怎么樣。
桂地是甘蔗產地,人們過年有啃甘蔗的習慣,一人一天啃一根。甘蔗渣和柚子皮搜集起來,用這玩意兒熏臘肉、臘豬頭、臘豬肝,連續熏至少一個月,特別的好吃。
貴粥等地甚至有習俗把肉吊灶臺上熏制好幾年的習俗,聽說5年左右的味道最佳。再久就會和板磚一樣硬,要斧頭來劈開。
在第一次痛風發作前,唐行之是個美食愛好者,現在大伙都不懂怎么搞富裕一些的年,他就自告奮勇做主持人了。
豬腿全給砍下來,處理之后拿去切塊,安排了幾個人去燉黃豆豬蹄湯。
豬臉剝下來拿去臘,但里邊的骨頭敲開,肉超級多,可以用燉排骨的方法去搞。
豬舌頭、大部分內臟、下水,搞干凈了,然后先鹵一遍,再切細了,放辣椒大火爆炒。
好的肉如五花,搞成大小合適的,先拿去燒皮,然后和荔浦芋頭一起做扣肉。
不好的肉剁碎搞成丸子,他們這邊會在肉丸子外裹上豬油網,然后再去油炸,特別的香。
二十來個小伙在隊長家院子里忙活,唐行之每描述一道菜,就是各種咽口水的聲音。
當油鍋燒熱,肉丸子放下去,陣陣肉香散發出來的時候,村子里的小孩子們都來了……
隊長炸著丸子,笑道:“小孩一人兩個,排隊拿,不要搶。”
一陣歡呼之后,有小孩子嘗試著拿了兩個,然后幾十個小孩就排起了長龍,有的人當場就吃了,有的拿了東西就往家里跑……
唐行之在一旁做白切雞,看到這里笑了笑。對那些小孩來說,這倆丸子可能就是他們人生中最難忘的美味了。
酒水組的人到家里拿來桌椅,他們是覃家村里最富裕的人,現在人人家都有桌椅。
東西分碗擺各種桌子上,這種桌椅、碗筷樣式都不能一致的席面,放未來那當然是特別糟糕的,但這會兒卻是最頂級的席面。
各家把自己最好的葡萄酒拿了出來,成年男性面前都給倒滿了。
“行之,這碗我敬你,沒有你,我們可能永遠吃不上油水這么豐富的席面,過不了這么富裕的年。”隊長坐唐行之身邊,給他敬酒。
唐行之連忙起身:“我其實沒什么功勞,都是時運好。就算沒有我,以后你們也能行的。”
“這時候謙虛就虛偽啦!現實里我能接觸到的人,就是行之你腦子最好使,縣里的領導也不如你!接下來也要靠你了!我先干為敬!”隊長一口干了一碗酒。
唐行之當然得跟著干。
“行之,說點什么吧?”
“對啊,說兩句吧!”
眾人起哄。
唐行之夾起一塊油炸魚塊放碗里,又給自己倒了碗葡萄酒。
“大家團結起來!以后咱們年年有余、紅紅火火!”
“年年有余!紅紅火火!”
“年年有余!紅紅火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