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兒子不是在縣里工作嗎?那應該挺好。”
“唉,也就是表面光鮮,說是縣里干部,其實是下井挖煤的。”
“我明白了,那我答應你。”
“那這幾本書就是唐先生你的了。”
“現在就給我?”
“連總隊長都對唐先生言聽計從,我一個鄉村老師,手里幾本破書,唐先生不至于騙我。”
就這樣,唐行之搞到了幾本古書。
這時候他們羅縣窮得一無所有,他們的礦就是一些鐵礦、煤礦,但也是特別貧瘠,開采個十來年就基本開采完了。
而且哪怕是2020年,煤礦業工人都是高危職業,更不用提1979了。這黎玉清用四本書換兒子的平安和前程,在他看來是值的。
至于唐行之……他的鎮店之寶已經賣了,但他并不可惜,對于酒水這種奢侈品,他內心是不喜歡的。賣出去后唯一有些不踏實的是,他沒有可以緊急時刻換錢的東西了。
《池北偶談》應該值點錢,它是文物,而且是書,這在唐行之心中地位就高得多了。
果然是這未開發的時代,寶物遍地都是。
現在是農閑時間,唐行之每天也就喂喂雞,真的是閑得很。
這也是這時代人口爆發的原因了,不但分配老婆,人還很閑,還沒有娛樂項目,加上人們傳宗接代的思想作祟,孩子自然生個沒完。
有時候唐行之會羨慕這時代的人,但讓他按照這時代的人來生活,他又不愿意。
閱覽室和籃球都交給了別人管理,這種天唐行之9點就睡了,5點起來,騎摩托車到鎮上,忙活一會兒就可以營業。
因為做過銷售,所以他會本能的套人話,搜集一些信息,看看自己接下來干什么。
未來經濟危機,熬不熬得過去,大方向得看一個人能不能放下。月薪2萬的去干1萬的活,1萬去5千,5千去3千……這是趨勢,越早放下執念越容易把路走通。十年一度的經濟危機、金融風暴,不再是勝者為王,而是剩者為王,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唐行之發現他們村子里有一些政策商機,還有一些當地政府爭取來的東西,他要好好琢磨一下。
包括娶媳婦難這事,唐行之接觸到了許多很樸素的老實人妹子,她們的要求就是男人勤奮、不大男人主義、家里不太坑、月收入4千。
不過,達到這個條件的男的,一般會喜歡渣女。
現在唐行之整個人佛了,覺得一個人挺舒坦的,只有干實業能讓他感覺到充實。
又過了兩天,街上出現了賣粽子的。
‘好事情,以后這里就是我們公社的商業街了。’唐行之笑了。
對面那賣米粉的小夫妻卻是一臉苦澀,覺得又來了競爭者。
深夜。
唐行之又穿過了那扇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