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軟的祁北坐在石磨旁邊,看著掛滿了半條街的白白掛面,風吹過,長長的面條一蕩一蕩,像極了話本里被拋棄的麗七娘香消玉損時那條白綾。
可不是嗎?
白綾,百靈。
唉,他撓撓頭發。
掛面——白綾——百靈——
真是看什么都能聯想到她。
街邊茶館里的說書先生拍著小木板,講得天花亂墜,祁北心思飄著,偶爾進耳朵幾句,能有個故事解解悶兒,暫時忘了百靈夫人,也挺好。
“……風臨城真的大禍臨頭了!”
祁北嗤笑一下,心里想,我的命里說,不該來夏源之地的東南邊,來了風臨城,就有災難,還真的是啊,這場情災,躲是躲不了了。
怨氣、心酸、怒己不爭,七八種情緒一并涌上來,他從來沒有對自己這般氣惱,連連捶打著本就不聰明的腦袋:祁北啊祁北,你看看你,一點不爭氣!平時自我感覺良好,到了關鍵時點,什么都做不成,包子送不到、告白說不出口、多拿打不過,只能遠遠看著,你可真棒啊。
面紅脖子粗的說書先生失去了往日的氣定神閑,幾乎在奔走相告:“古書有言,‘三日城毀’,今天就是第二日啦,等到明天第三日,縱使天上金烏神也救不了風臨城,家有老小的,來風臨城做生意的,還是都趕緊離開吧,都快走吧!”
聽書的茶客們,方才察覺到先生不是在說書,而更像大聲疾呼著某種危險的警告,紛紛放下茶碗,追問:“先生,您快講講,怎么個‘三日城毀’?今天怎么就是第二日了?”
“諸位朋友可能并非都是風臨人,是風臨人的,必定聽過這座城的傳說,‘地鬼吞日’!”
凡是知道這個傳說的風臨城人,無不面色蒼白,而來風臨城做生意的外地人則納悶兒:“先生,怎么個‘地鬼吞日’?”
祁北勉強撐起耳朵一聽。今天可有好幾個人都傳言說風臨毀城,什么鬼這么厲害,能把太陽吞掉?
那先生趕緊講道:“這座城創始于天人和地鬼的一場鏖戰。城池固若金湯,又有十金烏陣保護,故地鬼不得從外攻入,只能自內瓦解。那些狡猾的陰物鬼怪喬裝成了普通魚蝦海產,在日落時分混入城門。第三天,狼煙四起,百虺入城,風臨毀于一旦啊!”
祁北在心中隱隱納悶兒,原來還是百虺啊,大家講的版本都差不多,到底是真的假的?
有茶客追問:“夏源之地的九鼎國,每一國都有自己的起源傳說,可那些都是口口相傳的故事,不能當真。怎么到了風臨城,就變成真的了?”
說書先生口干舌燥,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勸走大家:“城毀不保,各位客官保重,來日江湖相見,再聽在下說書吧。”說完居然直接背了個布袋抬腳告辭。
慌張的人群里靠后的位置,有三個人影嘀嘀咕咕,再一認,居然是早上趴在百靈夫人歇腳舊府門外不斷張望的盯梢人。
祁北立刻警惕起來。
“……已經在城里傳開了。”他們秘密傳達著某種陰謀,“太史府果然沒有任何反應。呵,太史老爺還算是風臨城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