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苗苗玉臉有點燒,道:“阿姨我沒事,我給你幫忙吧!”
陳媽不好再說,就把她讓進屋里。
嘴上說著不用,心里還是高興的。
能不能干是一回事,想不想幫忙又是一回事。
秋收這種大事,就算兒子媳婦不來陳媽也不會說什么,但別人要是問起秋收的時候你兒子媳婦咋不來幫忙,總會膈應人,現在準兒媳婦來了,就算什么也不干,站一邊看著,別人也說會你家兒媳婦有心,還知道上來幫忙,總會讓人心里舒服。
確實沒啥忙的。
以前種的少,雇人干活最多十來個人,家里要給做飯。
現在種的多了,雇的人也多,家里也沒那么大鍋,所以大戶中午都不管飯。
也就中間每隔一個小時給送一次水,兩個小時給送點饃饃墊肚子。
陳媽一個人就能忙過來。
姜苗苗在火房轉了一圈,跟陳媽說:“阿姨,明年還種不種了?”
陳媽說道:“耀東今年就不讓種地了,他爸非要種,現在衛東也工作了,我和他爸在商量呢,你要讓我們給帶孩子,我們就不種地了,你要不讓我們帶,我們就把地種上。”
姜苗苗挺尷尬,這是要把天聊死的節奏。
幸好自己沒嫌棄過,也有結了婚讓公婆幫忙帶孩子的想法。
不然還真不好回答。
姜苗苗道:“那你們別種地了,幫我看孩子吧!”
“那行,回頭我就跟他爸說。”
陳媽喜不自勝,其實老兩口也在商量,孫子肯定是想帶的,但現在的年輕人病多,嫌棄公婆不干凈不衛生沒文化的大把,不讓公婆幫著帶孩子更不什么新鮮事。
也在琢磨姜苗苗會不會讓幫忙帶孩子。
今天姜苗苗問起來,沒過腦子就直接說了出來。
說完覺得不對,還在后悔呢!
沒想到姜苗苗讓幫著看孩子,自然很高興。
等了一陣,六點四十時,陸續有人過來了。
陳爸找了五十個人,五臺拖拉機,準備兩天把所有的玉米掰完。
到了六點五十,路上已經被電摩電三輪堵了個嚴嚴實實。
人群在院子門口扎成堆,姜苗苗出來看了一下,一干來掙錢的大姑娘小媳婦老爺們魯漢子頓時就驚為天人,有相熟的問:“老陳,親戚家的閨女?長的真俊俏啊,有對象沒?”
陳爸瞬間黑臉,連忙道:“別扯蛋,那是我大兒媳婦。”
“呃,沒結婚就到你家來了?”
“定到八月十五了,今天上來幫忙的。”
“這女娃子長的俊,一看就是大城市來的。”
陳爸就得意了,本來不想得瑟,但實在忍不住:“人家父母是大學教授,教出來的能跟咱農村的一樣?有禮貌還孝順,咱景安可找不到這么好的姑娘。”
大伙心想,怕不是沖著你兒子的錢來的吧?
當然這話是不能說出來的,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
門口張羅一陣,陳爸領著人下地了。
陳媽要去地上看看,姜苗苗沒事干,也跟去看看。
到了地上,來干活的人已經進到了地里,一人腰里掛著個袋子,排成一長溜,正在緩慢往前移動,看著挺壯觀,跑到地頭掰了一個玉米棒子,還挺有成就感的。
陳媽怕她手被扎破,就忙給了一雙手套。
城里的姑娘不知道莊稼地里的辛苦,也不像莊稼人皮粗內糙的,那些看著無害的玉米葉子可不是善茬,經常干農活的不戴手套掰玉米時間長了也得刮破皮,更別說姜苗苗了。
姜苗苗戴了雙嶄新的膠皮手套,四處溜達起來。
感覺農村比城里好,城里待久了人會煩。
到了鄉下農村,心情莫名就會好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