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投資規劃和方案出來了,要報到市里去。
具體內容都看過了,在京城和魔都的這半個多月天天晚上加班打電話,和郭老頭溝通一些項目的細節,心里都有數,但報到市里前還是要再過一次。
到景安時中午,連家也沒回直接去了公司。
讓辦公室去樓下面館給他端了碗面來,就在會議室一邊吃一邊聽匯報。
規劃很長,雖然沒有可行性分析報告那么夸張,但同樣沒那么水,全是干貨,發展模式充分參考和王平安出去考察的成果,在三營和南山分別規劃了兩個養殖基地,其中三營是年出欄二十萬頭的規模,南山平原規劃的是年出欄兩百萬頭的養殖基地。
這是經過充分論證后得出的最大承載力。
農牧結合,一座年出欄兩百萬頭生豬的養殖基地,每年大約要150萬噸左右飼料,兩塊地開發出來后全部內部消化,實現生態閉環,還有配套的飼料加工廠。
當然,部分原料還是要外購。
目前來說,還不可能實現所有的原材料全部自產。
也沒有哪家養豬企業能做到所有原材料自產。
相關配套設施,具體的廠房規劃和建設、以及耕地的劃分和種植也有了詳細規劃,甚至連一些具體的設備都列出了具體廠家,可以說是十分詳盡。
“農業部分這一塊,我認為一定要提前布局。”
郭老頭講解的鏗鏘有力:“農科院已經用美國的種子創下了四千斤的畝產量,而我們自己的種子用最好的試驗田試種也只有三千多,從長遠來看,這種差距不但會對我們的種業發展造成致命的打擊,最終演變成大豆青椒等作物種子的研究完全停止,全靠進口,將來被人家卡脖子,而且產量的不足還會直接反作用于我們的養殖成本上,最簡單的例子,人家的產量高,飼料成本低,養殖的成本也比我們低,所以我認為這一塊要提前布局。”
陳耀東沒說話,一邊吃面條一邊看著PPT。
郭老頭繼續道:“我們在玉米種業的研究上跟那些發達國家差的并不遠,不像黃豆辣椒等作物的種業研究已經基本廢了,景安是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大大小小的制種公司不下上百家,基本打的很扎實,但說實話,在科研上的投入卻并不大,好多企業很短視,不愿意投入太多的錢搞研究,我們完全可以收購幾家種業公司加大研究,種子這一塊絕對不能依賴別人,否則我們這么大的規模,將來一旦被卡殼子后果會很嚴重。”
陳耀東終于開聲了,問:“一家種業公司就值幾千萬?”
王平安道:“現在的種業公司日子也不太好過,景安的種業公司規模都不大,除掉債務凈資產其實沒多少,幾千萬已經算是規模大的了。”
陳耀東道:“那就買。”
老頭說的沒錯,種子的確是農業的根本。
這玩意要是被人卡脖子,將來會要命的。
往小了說,企業受損失。
往大了說,甚至會影響到國家農業根本。
特別是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如果連糧食種子都要全靠進口,被人卡住脖子,是真會要命的,即使陳耀東沒有那么高尚的情操,站在企業的發展角度也得提前布局。
現在糧種還不至于淪陷,國家投入的力度也大。
每年大把的經費搞研究。
但差距也必須正視,就拿玉米來說,景安算是國內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優種強種走在國內前列,但跟老美比還是存在一些差距的,好在差距不大,還能迎頭趕上。
要是現在還不奮起追趕,等真正拉開差距就麻煩了。
比如大豆,本來咱們是原產地,現在卻全依賴進口。
比如辣椒甘藍等等蔬菜,現在種子也基本都靠進口。
要是哪天連玉米種子也要進口,可就真麻煩了。
會開了三個多小時,把一些細節又雕琢了一番。
陳耀東剛到辦公室坐下,曹興平進來了,送來一張請柬。
接過來看了下,挺意外:“準備結婚了?”
曹興平點點頭:“家里催的不行了。”
陳耀東關心了幾句,問了問另一半的工作情況。
比他還大兩歲,確實該結婚了。
唏噓了下,又把吳婷婷叫過來:“你今年多大了?”
吳婷婷有點懵,搞不明白陳老板怎么會忽然問這個,說:“過年就二十二了。”
“談對象了沒?”
陳耀東又問了一句,畢竟在是賣罩罩時就一起戰斗的老朋友,感情畢竟不同,這兩天只顧著忙了,平時也沒關心過,到公司一年多了,都不知道這丫頭一天混啥呢。
吳婷婷道:“談了兩個都飛了。”
陳耀東拍了下額頭,多少有點無語,問道:“到公司也有一年了,你整天混啥呢,都有什么收獲,說給我聽聽,跟著王雪梅都學到了些什么?”
吳婷婷蹦了下:“我覺的我能當個經理了。”
“……”
陳耀東更無語,揮揮手將她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