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女和沒子女的心態截然不同。
不為人父,歲數再大也是個長不大的少年。
只有當了父母,才能體會到好多東西,思想上真正趨于成熟。
看著閨女一天天的長大,陳耀東有種一代新人換舊人的感覺。
好在閨女還小,這種感覺還不是特別強烈。
逗了半天,陳語汐就是不叫爸爸。
姜苗苗在一旁引導:“汐汐,叫爸爸。”
“爸爸!”
陳語汐立刻就叫了,很給媽媽的面子。
陳耀東不服氣,非要爭個面子:“汐汐叫爸爸。”
小丫頭瞅著他,一雙大眼睛仿佛會說話:你是誰呀!
那小眼神,像極了她媽媽。
從陳語汐八個月后,家里吃飯就再沒安穩過。
如今會跑了更是了不得。
踩在椅子上鬧的那叫一個歡騰,奶奶心疼閨女舍不得打,但姜苗苗可不給閨女慣一些壞毛病,每次陳語汐往盤子碗里伸手,就打碗子抽,今天也不例外。
陳語汐挨了打,小嘴一癟哇哇的哭。
爺爺奶奶心疼,但不敢說。
自從上次小丫頭把媽媽的飯碗給扒到地上,以后吃飯只要再往碗里伸手,就會被姜苗苗拿筷子抽,人家身上掉下的肉,爺爺奶奶就算再心疼也不敢說。
且心里也明白,兒媳婦的做法是對的。
陳耀東也心疼,飯也吃不下了,連忙丟下筷子,把閨女接過去,給揉著小手:“這么小的娃,你打她干嘛啊,她知道什么,汐汐乖,汐汐不哭。”
姜苗苗道:“正因為小啥也不知道,才要給她長一點記性,讓她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不然養成了習慣,過兩年開始記事了可就不好改了。否則以后到了人家也把手往盤子里伸,別人不會說我們慣孩子,只會覺的我們沒有教養。”
“……”
陳耀東不知道說啥。
道理沒錯。
可人都是感性動物。
閨女還這么小就要挨打,怎么能不心疼。
好在小孩子的眼淚來的快去的也快,才一歲的奶娃,沒有成年人那么復雜的情緒,哄了幾下就不哭了,咧著小嘴該樂就樂,只是手不敢再往盤子里伸了。
確實長了記性。
應該說是一種本能。
就像陳二哥兒子小的時候愛抓煙頭,結果有一次陳二哥抽煙時沒小心,兒子一把抓到煙頭被燙了之后,以后再見了點燃的煙頭就不敢抓了,本能會遠離危險。
這是幼兒本能。
陳語汐雖然對挨打沒什么概念,但往盤子里伸手被媽媽打疼之后,本能就會否決掉這種行為,從這點來說,姜苗苗的想法是對的,陳老板也說不出什么。
吃過晚飯,商量了一下后天陳語汐的周歲酒宴,陳耀東就出了門。
姜苗苗也給陳語汐把外套穿上,抱著閨女一塊出門。
570還在鄉里沒開下來。
陳耀東開上陳爸的霸道,帶著媳婦閨女先去了一趟公司。
興邦市場越發熱鬧,去年就開始陸續整頓搬遷,過完年市里直接下了死命令,那些物流快遞站不搬過來就關門,幾個臟亂差的屠宰場關不掉環保局長去守門。